红人创作佛教新鲜事 ...

发布时间 :2023-11-25 16:26:53
红人创作佛教新鲜事
念佛清业,求生净土

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欢乐。痛苦与欢乐都是心灵的折射,就像镜子里面有什么,决定于镜子面前的事物。心里放不下,自然成了负担,负担越多,人生越不快乐。计较的心如同口袋,宽容的心犹如漏斗。复杂的心爱计较,简单的心易快乐。
印光大师说过:“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深信切愿,但求福报,希图来世富贵。不知希图来世富贵,譬如仰天射箭,力尽则还,非但无益,且有损也。故念佛者,断不可存福报之心,当以猛利直前,往生西方,为了脱生死之妙法”。
我们念佛不要图来世富贵?我们现在的境遇是过去的业力所感,必须得承受。如果想得到加持、消除业债,那就要看你学佛的功力和付出如何。真正到了能用佛法转变业力的时候,能体会到一切法皆空的甚深义理,对所有的逆境就无所谓了。一切逆境从现象上看,好像很不好;从实质上看,果报受了也就没有了,作还债想,高高兴兴地还。
为什么我们会恐怖、生退怯心?是心里想的事太多、太复杂,被挂碍住了,看不破放不下,智慧不能增长当然害怕。如果一切无挂碍就解脱自在了。例如说:现在七点钟,到十点钟我就要死了,这时如果想着安排处理东西就是挂碍;如果什么都不想,只知道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才是真解脱。所以心无挂碍,就没有怯弱。
莲池大师开示我们要以净业为急务:“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已,念佛即是戒定慧,何必随文逐字,阅此藏经,光阴迅速,命不坚久,愿诸人以净业为急务。”
菩萨虽修六度,要以持各为主:“六度万行,法门无量,而专持名号,则种种功德,摄无不尽。”
我们修行不论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 莆田·南少林寺遗址

热门评论

黄弋石弋石戈诗人
黄弋石弋石戈诗人

种种功德,摄无不尽。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