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赏影片 又一次体验了一次进影院看两部电影。
·第一部是郑大圣导演(黄蜀芹之子)的《我本是高山》,原型是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
先说一下《我本是高山》这部片子我是哭着看完的,主要是正赶上最近情绪低落,不得不说小演员们真情的流露以及对走出大山的极度渴望感染到了我。一方面能与之共情的原因也是我和张校长有着极为相同的境遇,同样是贫困地区教育工作者,陷入在本我与超我的两种纠葛之间。然而,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是什么力量能够支撑起沉重的使命,这也是我未能找寻到的信念支点,当自己发现以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环境和现状时该如何抉择。
而这部片子令大众所诟病的一点就是张校长的信念支点,即影片中所频繁出现的主观幻觉——她的丈夫(胡歌扮演)。这或许无可厚非,毕竟她的丈夫去世了是她心头的一根刺,但影片中所表现的画面充满了迷离且男欢女爱的暧昧气氛,瞬间使整个人物所建立起的弧光塌陷。可想而知如此伟大的一个女性,支撑她坚持下去能够为山里女孩改变命运的信念支点竟然是?一个男人?使整部影片的光彩点都被成为一种笑话一样,人物动机很立不住脚,同时也缩小了戏剧张力。
其次是女孩唐小萍母亲因酗酒而影响孩子的处理,原型是父亲酗酒在影片里却变成了母亲,使观众们气愤不已;这里我不做评价,毕竟改变这一设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己也是电影从业者不敢说是否带有女性歧视,很可能也是一些其他因素,不过后面这个酗酒母亲也没有镜头带到她的蜕变确实有失偏颇。
从剧作结构上看,这部传记片的结构过于保守,也可以运用倒叙,打乱时间线,让观众们从结果回到过程再到结果,整体去解构这个人物或许更有奇妙的打动人的情节,观众的心也会跟着人物走更深层次的解读张校长。(仅代表个人意见)
·第二部是曹保平导演新作《涉过愤怒的海》
本人期待很久的一部片子,看完确实没有失望。
影片主题是关于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探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和人性复杂性的追问。(我更是深有感触)虽然还是有一些提升之处,父亲和女儿之前的相处模式应该再细节一些,有点一笔带过。
从剧作结构看也算比较中规中矩,典型的悬疑片倒叙结构,先从结果到过程,寻找真相和证据。
人物塑造上由于演员选取上比较和角色契合,整部影片看下来很有窒息感,观众的心完全沉浸到故事中。
画面色调偏冷色调,各种画面的构图、镜头语言都很成熟,也能看出导演的功底,感受到了中国电影仿佛正在蔓延的新浪潮…..
总之,这部电影很值得回票价,影片大多数的超广角摄影和一些炸裂场面是很满足视觉奇观的。
希望大家都去看一下这两部电影,给我们的生活加点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