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悲禅院]大悲禅院西院为清康熙八年...

发布时间 :2023-11-27 10:31:32
[天津·大悲禅院]大悲禅院西院为清康熙八年(1669)起重建的建筑格局。
🌲康熙二十六年(1687)建成的“一层楼”(图8),取意“更上一层楼”,为二层木结构建筑,曾为藏经阁,可登高望远。
🌲昔日世高禅师与南北名士诗词唱和,结“草堂社”于寺内,一层楼为雅集酬唱佳所。

🌲一些脍炙人口的诗作即在此吟诵而成。
🌲蒋秋吟《沽河杂咏》诗曰:
🌲大悲院在北门外,河北窑洼楼一层。
🌲几度登楼抬眼望,开窗但见满河灯。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层楼”被毁弃。

🌲大悲院内的这座琉璃塔刹(图9)是1954年拆除镇海楼的遗存。
🌲清咸丰三年(1853年),李鸿章为储备政治力量组建“淮军”,调淮军护卫营来天津驻防。
🌲淮军驻扎大悲院周围,在营房的东南角上盖起一座“镇海楼”作瞭望塔。
🌲1928年,镇海楼成为消防队的瞭望塔。
🌲1954年秋修整大悲院,增建四周山墙,“因镇海楼系军事建筑,与本寺无关,在砌东墙以前,先将楼拆去……此楼结构特别,修建亦工,经时虽长,尚无残损,因为巍然矗立,久已成为津市景致之一。一旦拆去,颇有致惜者。——陈铁卿《大悲院》”

🌲塔刹仍存。高约七尺,饰以蓝釉。刹座为仰莲瓣型,上接五层“相轮”,刹顶为覆钵式。
🌲塔刹为琉璃瓦材质,陶胎彩釉。现在还能在塔刹上找到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攻克天津时留下的弹孔。
🌲现作为文物,保存在大悲禅院“一层楼”前的院中,供人欣赏。

推荐指数:心心心心心

天津天津旅游随手拍大悲禅院 天津·大悲禅院 天津

热门评论

微博同城
微博同城

此微博已在天津·大悲禅院中作为优质微博推荐,帮更多同城小伙伴发现宝藏打卡地 。同城种草发布攻略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