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什么原因不发朋友圈了

发布时间 :2023-11-27 20:33:56
刷到一个关于朋友圈内容的话题,在讨论什么样的文案更讨人喜欢。

先在开头说明:自己朋友圈自己做主。再用互联网思维尝试理清下这个话题:

很多时候产品在上线一个新功能时产品经理会考虑得更多,为什么上线这个功能?什么样的内容更适合这个版块?这些功能带来的收益和负面有哪些?

朋友圈的定位是熟人社交,要想看到一个人朋友圈,首先是「好友」,其次是对方这条朋友圈对你可见。即:你看到的,是我想让你看到的。

朋友圈在微信英文版本中名称为「moments」,这个功能初衷是增强人与人的链接。按下「相机」按钮是进行发布朋友圈的第一步操作,继而有灰色「这一刻的想法」短句来提示输入文字。意味着微信更希望用户把当下看到的这个瞬间配以描述发出来,是此时,是此刻。

多次关于朋友圈上过热搜,因为什么原因不发朋友圈了为什么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了为什么朋友圈点赞越来越少 等等。追溯起来对应的是微信朋友圈熟人社交的定位与点赞、评论两种互动设计,这两种方式都能给人带来社交情绪的正向反馈。

对的,朋友圈没有倒赞👎、反对🙅等增加用户表达压力的选项。

随着产品新鲜感、成熟度(朋友圈上线时间早),和用户的社交稳定期来临,这种正向反馈就会横盘甚至向下。不发朋友圈的原因大致为:没有新鲜事值得分享、没有人值得看到自己的分享、不想别人觉得我在炫耀三种。

而人在潜意识里,无论日子在他人眼里过得多么精彩,在自己心里看都是日常,社交稳定期又必然会出现,他人的看法自己更不能左右。这样下来,可带来的不确定性终将压倒确定性。

从帖子评论中看到「所见所闻所感」类内容讨喜,其实是这种内容更符合朋友圈定位,而精致修图的朋友圈配上网红文案,这种不真实感让人产生距离无法感受到个人人格魅力。

以前说爱看有「烟火气」的朋友圈,现在我懂了,我喜欢的是看到别人生动地活着,别人分享的生活能感染到自己。

前阵子大降温,一个女生换上去年去长白山时在不冻河拍的照片作为头像,发旧暴雪加此刻气温图,配大概意思是没在怕的文案,最近升温又把头像换回来,就觉得她是「好玩」的。

还有朋友圈里一宝妈发孩子掏出一地面粉的「犯罪现场」,这种我可喜欢看了,幸灾乐祸点赞还要评论。。。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