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戈:谁能取代地产?
以下文章来源于伍戈经济笔记 ,作者伍戈
伍戈系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核心观点:
1. 物有轻重,事分缓急。地产新政后,翘首以盼的“金九银十”并未如期而至。时值岁末,地产趋弱依然,保交楼风险未消。地产政策是否有所“失灵”?地产持续缺位之下,又有谁能取代其成为支撑整体经济的主要动能?
2. 近期二手房挂牌量激增,似与房价加速下行相互交织反馈。国际来看,当市场出现预期自我实现的负向循环而“失灵”时,政策的“有形之手”变得尤为重要。相较历史,我国当前地产政策发力或仍显审慎,而未必失灵。
3. 借鉴日本诸国经验,在人口加速老龄化等潜在增速下行期,维持地产的相对平稳对于经济转型至关重要。无论是基建等旧动能,还是高端制造等新动能,短期似都难以取代老百姓“衣食住行”中对“住”的美好生活向往。
4. 展望未来,仅靠销售回款来弥补保交楼的资金缺口,仍显捉襟见肘。而保交楼的进展,反过来又影响购房信心。如此循环,唯有借助市场之外的力量才能终结。明年地产或有少许改善,保障房建设等将贡献部分投资。
正文:
地产新政后,翘首以盼的“金九银十”并未如期而至。时值岁末,地产趋弱依然,保交楼风险未消。地产政策是否有所“失灵”?地产持续缺位之下,又有谁能取代其成为支撑整体经济的主要动能?
一、政策失灵,还是力度不足?
近期二手房挂牌量激增,似与房价加速下行相互交织反馈,均达疫情以来最快水平。国际来看,当市场出现预期自我实现的负向循环而“失灵”时,政策的“有形之手”变得尤为重要。
图1. 二手房挂牌与房价的交互反应
相较历史,我国当前地产政策发力或仍显审慎,而未必失灵。例如,尽管一线城市已推出“认房不认贷”及个别城市(深圳)下调首付比,但面对超出过往的房价跌幅,放松力度偏弱。这或也对应着未来的政策空间。
详情链接:
伍戈:谁能取代地产?
胡乱灿烂
现在考虑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点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