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快评|给问题干部赋码” ,看到创新更要看到决...

发布时间 :2023-12-01 12:55:26
锦江快评|给问题干部赋码” ,看到创新更要看到决心】八小时之外,如何更好监督管理干部?近日有媒体报道,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区委组织部对八小时之外出现“问题”的干部进行赋码管理——“红码”赋给造成严重后果的,或涉嫌违法违纪的干部;对于涉及轻微违纪问题的赋“橙码”;“黄码”赋给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

当地相关部门介绍,这一机制的灵感,来自于交通信号灯。举例来说,干部档案信息在监督管理系统中被赋了“红码”,就成为重点监管对象。除非系统中的“红码”解除,否则这名干部的职级、职务都无法提升。

本质上,无论哪种赋码机制,都不是一种处罚制度,而是一种干部管理制度。并不是说以前干部犯了错没有处罚制度,而是不再一处了之。通过赋码,把问题干部当做重点对象来管理,目的是让党员干部管理更加规范化。

因为其“给问题干部点颜色看看”的形式,这一机制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但实际上,“管好八小时”并不是个新话题,近年来,已有多地出台过关于领导干部“八小时外”活动监督管理的意见,一些机关单位也专门制定过实施方案。而其关键,就在于保证领导干部在工作与生活中纪律如一,“有权必受监督,用权不可任性”。

小节不守,大事失守。近年来,党员干部在工作时间之外的私人领域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情况屡时有发生。有的在社交圈称兄道弟,沾染江湖习气;有的趣味低俗,沉迷觥筹交错;有的放松底线、权力出轨。这些“八小时”外的歪风邪气,打着节日问候、个人爱好的幌子,却混淆了公私界限、干扰公权力的正确行使,不仅污染了政治生态,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社会风气,需下气力进行整治。

坚持“八小时之外”的监督不打烊,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温床,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地方出台规定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行为的监管,也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验证实际操作性的过程,政策出台的初心值得肯定,重点是要有效且长效。无论是“自律”还是“他律”,无论是“慎独”还是“赋码”,约束好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关键,让权力都在阳光下行驶,灰色的地带就会越来越小,无论是在八小时之内还是之外。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