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 识 罗丹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 V&A),是规模仅次于大英博物馆的英国第二大国立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设计艺术史博物馆。🏞 该馆首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仿造古典雕塑; 雕塑长廊中,有很多绝美的雕塑,其中陈列数量最多作品的是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的名作。🎇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19世纪法国最重要的雕刻家之一,其作品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罗丹的作品注重表现运动中的人体,其不但有解剖学、运动学的知识,更关注人性方面的表达,现实主义精神在虚与实的结合中恰如其分。黑漆青铜的罗丹雕像在以白色大理石雕塑为主的雕塑长廊中分外醒目。🌆 1904年1月12日,罗丹曾在伦敦当选为雕塑家、画家和雕刻家国际协会新任主席。1911年11月,英国政府购得《加莱义民》 第4尊青铜像。1914年9月,罗丹将展出的18尊雕像赠予英国政府。🎇 V&A 展示了赠送从给英国礼物中的14尊罗丹各个时期的名作,使得雕塑长廊中满眼罗丹。图1:罗丹《青铜时代》(青铜,1880)。《青铜时代》是罗丹的第一件大型雕塑作品,也是罗丹的代表作,他发现专业模特的姿势太传统了,于是雇了一名士兵为他拍照。《青铜时代》的逼真程度引起评论家的怀疑,怀疑其是用活人翻模做出来的,气得罗丹以后再也不做真人大小的雕塑。🌌 图2:《丘比特与赛琪》(大理石,1908)。罗丹认为爱是最真诚、最高尚的感情,青春是最宝贵的事物,因此,在雕塑中不能矫揉造作。罗丹一次又一次地采用丘比特和赛琪的主题,19世纪80年代,他为《地狱之门》创作了此雕塑。从粗糙的岩石上露出来的光滑的人物,反映出他对米开朗基罗作品的钦佩。🏞 图3:罗丹《施洗者圣约翰》(青铜,1879-80)。在罗丹的早期作品中,罗丹为解剖学现实主义而奋斗,用自然主义雕像揭示身体的行动和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 图4:罗丹《拉法兰西》(青铜,1904)。这是罗丹的学生、助手、女神和情人,著名雕塑家卡米尔·克劳德尔(1864-1943)的肖像。罗丹通过将头部框在一个垂直的青铜壁龛上,控制了作品的观看方式并占据了空间。🌇 图5:罗丹《浪子》(青铜,1885-87)。罗丹第一次构思这个人物是为了他的《地狱之门》。他将人物从早期的倾斜位置,重新排列为直立姿势,向前突出地仿佛悬浮在太空中。罗丹还对雕像重新设计,夸张肌肉,伸展躯干,延长手臂,以传达痛苦。🌆 图6:罗丹《 Iris头像》(青铜,1911年以前)。这个女人头像是罗丹信任的一个伙伴,在被塑成铜像之前,石膏模具留下了块状形式和接缝线,挑战了当时关于美、形式和成品雕塑的传统观念。罗丹的作品不再刻意将作品表面打磨平滑,作品呈现出的是一种原始材料的质感,是一种对自然的还原。🌌 图7:罗丹《内心的声音》(青铜,1896)。这个人物首先出现在罗丹的《地狱之门》中,后来又作为他为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建造的纪念碑上的女神。罗丹的作品经常在极端的身体和情感状态下,探索人类的形式。人物在膝盖处被肢解和撕裂,以强调身体弯曲的姿势,内心的声音成为一种内在情感的有力表达。在罗丹的一些作品中,他不刻意追求感官享受,认为残缺也是一种美,由此引领了艺术走向丑陋和畸形的趋势。🏰 图9:罗丹《西布莉》(青铜,1904 - 05)。受到他崇拜的破损的古典雕像的启发,《西布莉》是罗丹第一个以被截断的人物,作为一个独立的雕塑来展示。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罗丹对人物形象越来越以抽象的表达方式,对20世纪的雕塑家产生了影响。青铜塑像未完成的外观,使粗糙和光滑区域形成对比。🏘 罗丹在伦敦留下的最大雕塑,是威斯敏特宫西侧,泰晤河北岸维多利亚塔花园的《加莱义民》群雕(图8)。罗丹把生命看作最高的艺术境界,认为只有有生命的雕塑作品,才能触动观赏者的内心。1885年,罗丹为加莱市创作了大义凛然的《加莱义民》纪念雕像。1911年11月,英国政府购得《加莱义民》 第4尊青铜群雕。1915年7月19日,《加莱义民》在伦敦议会宫前,举行了雕塑的安放仪式。🏘 在西方雕塑史上,罗丹被公认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是一个转折性的人物,他首先继承了古典主义雕塑传统的自然主义风格(图1-4、8),被誉为19世纪古典主义雕塑最后的大师;但同时他也被称之为现代主义雕塑的开拓者,简化、抽象、残缺的人体雕像(图5-7、9),为20世纪的雕塑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作为全世界艺术和设计专家和爱好者的圣地 V&A,为欣赏和认识法国雕塑巨匠罗丹提供了一个全面而便捷的展示,可以让人不虚此行地种草这座艺术设计的圣殿。
英国·Victria and Albert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