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点曝光计划

发布时间 :2023-12-03 17:43:53
考古石峁遗址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距今4300—3800年,城内面积逾400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故宫,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石筑城址。

石峁城址为三套城结构,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城垣构成,城内密布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遗迹,城外数座人工修筑的"哨所"类建筑遗迹,城门、城垣及大型建筑均由石头包砌,防御性体现得非常明显。遗址出土了陶器、玉器、骨器、铜器、石雕、壁画和纴木等大量重要文物。石峁城址以其巨大的规模、多重的结构、宏大的建筑和大量高等级遗物,已经成为早期城市并具备国家形态。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石峁考古队领队孙周勇在《多学科、多角度视野下的石峁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一文中介绍,公元前第三千纪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以石峁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时期规模宏大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室建筑、复杂的城防设施、精美的石雕与玉器等高等级遗存的发现,标志着晋陕高原已进入高度发达的文明阶段。

考古学研究表明,以石峁遗址为中心都邑的石峁集团,活跃于公元前2300至公元前1800年之间,其族群活动以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内蒙古中南部为核心,势力范围在20万平方千米左右,代表了一支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势力强大的社会集团。

图1-10:石峁遗址出土的10件核心文物,图片来自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图1:陶鹰,高50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2:双人面石雕,直径约50厘米,高近1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3:口簧,长8-9厘米,宽1厘米,厚0.1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4:骨针,长2-10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5:陶鬲,口径22厘米,腹径49厘米,裆高14厘米,高43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6:石刀,长10厘米,宽4.2-6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7:纴木,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8:壁画,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9:玉钺,长20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10:玉牙璋,长27.4厘米,宽5.7厘米,厚0.7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故宫博物院藏。

亿点曝光计划榆林·神木镇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