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清·石涛《山水清音图》立轴,纸本,水墨,102.5x42.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欣赏此画,能感受到一种勃发的生机。这得自作者对造化独到而真切的体会。在石涛看来,“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故他笔下的山水,着意于运动的态势,表现出对布势和笔墨和非凡驾御能力。《山水清音图》截取崇山峻岭之一段,通天贯地,满布整个画面。山石以粗豪逆笔勾勒,朴拙酣畅。披麻、解索、荷叶、折带,各种皴法交织使用,依山势而盘曲交错,“峰与皴合,皴自峰生”,令山川骨脉纷然。又以尖笔剔丛草,劲挺柔韧,富于弹性,加之满山的浓墨重点,巧拙互生、粗细互补,枯湿浓淡兼施、轻重疾徐并用,构成一派点与线、笔与墨的交响,浑沌氤氲。向左偃伏的茸草,逆势右出的虬松,浓密茂盛的竹林,不同的笔势,营造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撼人气势与壮美豪情。尤其是那满繁密的打点,更是作者特有的笔墨。就如石涛本人所概括的:“点有风雪雨晴四时得宜点,有反正阴阳衬贴点,有夹水夹墨一气混杂点,有含苞藻丝缨络连牵点……”千点万点,点出了峰岩重列、山川掩映的浑厚华滋,使画面蒸腾着墨气溟濛、淋漓苍莽的生生之气,令观者回肠荡气、心旷神怡。
石浪艺术l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