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新冠肺炎长期症状患者仍然存在运动障碍?

发布时间 :2023-12-04 11:23:45
【为什么有的新冠肺炎长期症状患者仍然存在运动障碍?】一些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已彻底痊愈,但还有部分患者在初次感染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受到新冠后遗症的影响。运动能力下降是新冠肺炎长期症状之一。但为什么部分患者运动能力持续下降,而另一部分患者痊愈后却不曾出现此种情况的根本机制,医学界尚不明确。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团队发现,新冠肺炎长期症状患者运动能力低于预期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变时功能不全(运动期间心率增加不足)是最常见的诱因。研究人员还发现,运动能力下降与新冠感染早期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升高有关。此外,他们发现运动时的心率降低还可能与Epstein-Barr病毒(EBV)的二次激活有关。

心脏病专家、UCSF医学助理教授Durstenfeld博士表示:“研究结果表明,变时功能不全(即运动时心率未能达到预期最大心率80%的情况)会导致新冠肺炎长期症状患者的运动能力受限。我们还在所有存在变时功能不全的患者体内发现了EBV重新激活的证据,但尚未发现任何心肌炎、心功能障碍或临床意义上心律失常的证据。”

研究人员同时也指出,若多模态心肺检测没有发现客观存在的心功能障碍,有症状的患者就很难确诊。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进行转化研究和概念验证临床研究,刻画急性新冠后遗症的不同表型和机制特征,以确定潜在疗法。

在新疗法出现之前,研究人员认为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下降问题。

Durstenfeld教授表示:“虽然仅靠运动不太可能治愈新冠长期症状,但初步数据表明,运动训练是唯一可以提高运动能力、缓解相关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鉴于部分患者担心运动可能会导致某些症状恶化,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运动在新冠肺炎长期症状中的作用展开严谨的研究。”

详情:网页链接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