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放疗中的应用】
肿瘤防治科普国医的精诚力量 中医学认为放射线为热毒之邪,放射线照射治疗对机体的损伤符合热邪致病的特点。一方面,它具有热邪致病共同特点,易耗气伤津,损及脏腑津液,临床表现为口干喜冷饮、心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等;另一方面,局部的放射线照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照射局部皮肤的损伤:发红、色素沉着,甚则出现水泡、糜烂、渗出,为
中医学热毒之邪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疮疡的表现;头颈部
肿瘤放疗后易出现口黏口干,重则耳鸣耳聋;胸部放疗后易产生肺部放射性炎症,干咳少痰、时有血丝、胸闷气短,甚则出现肺纤维化,正如《素问·痿论》所云“肺热叶焦”;腹部放疗,热毒伤正,正气亏虚,易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不适、恶心欲吐。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或伴随放疗过程发生,或在治疗结束一段时间后出现,而有些症状在停止治疗后即可消失,有些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以恢复,而严重的则造成终生影响甚至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如放射性损伤造成的肺纤维化和腹盆腔放疗所致的肠梗阻等。
█ 中医药在放疗中的应用
在放射治疗期间,林教授主张应用养阴生津、活血解毒、凉补气血为主的
中药,以减少放疗毒性,提高放疗完成率,增加放疗疗效,可选用天冬、麦冬、北沙参、石斛、元参、知母等凉润养阴之品,达到养阴清热的目的,改善内热表现。由于放疗的部位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药物,头部放疗最易导致脑水肿的发生,则应选用猪苓、茯苓、泽泻利水渗湿,减轻脑水肿;选用天麻、钩藤、全蝎、地龙、僵蚕平肝熄风,益智仁温脾暖肾益智,改善由脑水肿引发的头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选用半夏、竹茹、香附、佛手化痰、理气、降逆、止呕;选用川牛膝散瘀血、消痈肿,又可引热下行,可用于头面部的放疗治疗用药。而对于放射性肺炎多在养阴基础上加用蒲公英、桑白皮、浙贝母等清泄肺热,并适当使用赤白芍、当归、莪术等活血化瘀,减少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而对于局部放射性皮肤损伤,则用野菊花、蒲公英、地肤子、金银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适当配合应用丹皮、紫草、生地凉血、清虚热,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必要时还可采用局部外用药治疗,宜选用黄连、黄柏、虎杖煎汤局部冷敷。
█ 放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放疗时应注意适当应用益气扶正的中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火毒亢盛同样会消耗人体的阳气,出现正虚的表现,故应注意适当补气治疗,以凉补气血为法。放射性治疗是针对局部采用的治疗方法,所以在放疗过程中可适当选用清热解毒抗肿瘤的中药不仅能达到全身治疗的目的,还可以很好地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
(来源:摘自石玉春,林洪生.林洪生中医药配合放化疗治疗肿瘤经验初探[J].北京中医药, 2012(03):182-184.DOI:CNKI:SUN:BJZO.0.2012-03-009.)
超话社区
你好,你感兴趣的“肿瘤防治科普”已开通了超话社区~ 超话社区是微博旗下兴趣互动社区,快来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交流互动吧! 戳我进入>>
肿瘤防治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