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国学 第十二章 否卦 坚定灵活转否为泰“否”卦紧接在“泰”卦之后,是为“泰极而否来”。它阐释了小人势长,君子势消的黑暗时期到来时的应对原则。当此非常时期,君子应当提高警觉,巩固团结,坚定立场,不可轻举妄动;必须谨慎,集中力量,力争渡过难关。更应当特别防范,小人穷凶极恶的反击,否极必然泰来,黑暗不会长久,应当坚定信心,不能动摇。这样才能在“否”的不利状况下,以积极的方式达到“休否”、“倾否”的目的。
[原典]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六三:包羞。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译文]
否卦:做坏事的是小人,这是对君子不利的征兆。大的往外,小的来内。
初六:拔除茅草,必须将根部牵连在一起的同类,全部拔起。坚守正道则吉利、亨通。
六二:奉承,于小人吉利,有德之人缓求未来的亨通。六三: 包容羞辱,行为恶劣。
九四:有天命,没有灾祸,齐心协力才是福。
九五:不干坏事,有德者吉。太危险了,国家命运就像系在苞草和桑枝上一样。
上九:倾覆闭塞的局面。有起先的闭塞,才有最后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