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地区魁星阁基本平面形制的形态转换

发布时间 :2023-12-05 14:39:07
【巴蜀地区魁星阁基本平面形制的形态转换】

巴蜀地区魁星阁基本平面除有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三种外,还多见各种基本平面形式的组合,形成上下层平面形态转换的特殊做法。

一是下层方形平面转换为上层六角形平面,如汉源万里乡白岩河畔的汉源魁星阁,其首层为方形,面宽进深各三开间,每角各落四柱,上部两层转换收分为六角形,为攒尖屋顶(图1、图2)。

二是下层方形平面转换为上层八角形平面,如仅存的罗江奎星阁共计五层,底层四方,面宽进深各三开间,在二层以上转换为八角形,第二层腰檐为重檐,下檐为方形,上檐转为八角形,攒尖屋顶(图3、图4)。广汉(图5)、简阳(图6)、德阳(图7)、罗江、绵州、安县等地魁星阁均属此类。

三是下层八角形平面转换为上层方形平面,此种形态转换方式并不多见,如安岳奎星阁为例。下四层为八角形,逐层收分尺度较大,至顶层平面尺寸已甚小,以小巧简便的四角攒尖收尾,既便于建造,又产生了别致的形态转换效果(图8、图9)。

图1、图2 方形平面转六角形平面魁星阁实例(汉源魁星阁)
图3、图4 方形平面转八角形平面魁星阁实例(罗江奎星阁)
图5 方形平面转八角形平面魁星阁实例(广汉奎星阁)
图6 方形平面转八角形平面魁星阁实例(简阳奎星阁)
图7 方形平面转八角形平面魁星阁实例(德阳奎星阁)
图8、图9 八角形平面转方形平面魁星阁实例(安岳奎星阁)

图文引自:孙锟,张兴国. 巴蜀地区魁星阁大木构架特征研究[J]//建筑史学刊,2023,4(3):122-136.

热门评论

蘸盐
蘸盐

古代魁星楼、文昌阁、文峰塔这类建筑通常安排在城池东南隅(巽位),有些建在城墙上(现存的西安、平遥魁星楼),有些拿东南角楼充当(比如辽阳魁星楼)。北京城墙无魁星楼,但贡院也设在内城的东南隅。颐和园文昌阁在清漪园时代也是位于全园的东南角(兼作东南门)

古代魁星楼、文昌阁、文峰塔这类建筑通常安排在城池东南隅(巽位),有些建在城墙上(现存的西安、平遥魁星...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