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两句很有哲理的话,让作为父母的我,瞬间清醒。
这句话是:
你花心思最少,却对你最好的人,永远是你的父母。
你花心思最多,却伤你最深的人,永远是你的孩子。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母,我对这两句话深感认同。
扪心自问,我们在父母身上花了多少心思,花过什么心思?
我们总感觉来日方长,留给自己尽孝的时间还很多,
总想着再等等,等条件好一些、房子大一些、收入高一些,再来好好尽孝。
可是,明天和意外,意外却率先降临。
当父母离去,给我们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时,我们才懂得:行孝不能等,行孝须趁早。
但是,无论我们怎么对父母,他们却始终尽己所能,把最好的留给我们。
梁晓声在《人世间》中说:“这辈子,能大半夜从被窝里爬起来,给你倒水做饭的人,除了妈妈之外,也就剩下爱你入骨的人了。一生之重,不过饱餐与被爱,一生所求,不过温暖与良人,一生所爱,不过守护与相伴。”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深沉、无私而不求回报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现在的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为人父母,才懂得当年父母的心思、父母的爱。
一如我的父母,我把全部心思和爱都给了孩子,生怕他冻着、饿着、伤着、累着。
但很多时候,孩子并不领情,他厌烦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叮咛。
他的一句话,常常把我噎得半死、气得够呛,只能半夜默默叹气流泪。
很多时候,我想不通:我对他的关心叮咛,明明出于一片好心,只不过是不想让他重蹈我的覆辙,他为什么就是不理解、不领情呢?
看了上面两句话,我突然大彻大悟。
你的经验只是你的经验,是无法灌输进孩子脑海的。
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他没有你的经历,怎会有你的体验?他只有经历该有的经历,吃该吃的亏,撞该撞的南墙,才能成长。
就像《天道》中说的那样: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吃亏和吃饭一样,吃多了自然就会成长。
南墙才是最好的老师 ,能说服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能教人成长的,从来不是书籍,而是经历!
人总是会以非常残酷的方式成长:在无知的年龄,做了选择,在懂得的年龄,一直在承担后果!
因此,余生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吧,他们是世上唯 一盼你好对你好的人; 至于孩子,别太跟他们较劲,他们不吃亏,永远体会不到父母的心,你可以善意提醒,但还是让他们自己走自己的路吧。
情感父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