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米德诞辰160周年。
■米德,芝加哥大学哲学家,是社会心理学象征互动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米德关于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取得以及社会自我理论,对现代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具有很大影响。
■主要观点01:【主我与客我】——“主我”:为个体要对他人作出反应的冲动性趋势;“客我”:受他人的评价和期待所约束,是个体之内的和为一体的他人,起到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
■主要观点02:【角色扮演】——即自我个体像对其他人行事那样社会性地对他/她自己行事的能力。米德认为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而认识他们自己,他人告诉这些个体自己是谁。
■主要观点03:【符号互动论】——(象征性互动理论)雏形——符号互动论的观点源于对米德理论的综合,但后来由他的学生布鲁默总结提出(1937),建立了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框架。
■词条内容文本版:乔治·H·米德,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作品来源于由其学生莫里斯整理的讲课记录——《心灵、自我与社会》。米德关于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取得以及社会自我理论对现代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影响重大。他提出“主我与客我”理论,并开创了符号互动论的学术传统。米德认为,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二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人的自我意识是在这种“主我”与“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
新传考研新闻与传播24新传考研新传考研任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