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 从李冰到都江堰到成...

发布时间 :2023-12-07 16:18:06
【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 从李冰到都江堰到成都——杨升庵文学奖获奖作品、长诗《水房子》分享会】12月7日上午,“从李冰到都江堰到成都”—杨升庵文学奖获奖作品、长诗《水房子》分享会在成都市规划馆举行。杨升庵文学奖诗歌奖获奖者凸凹,带着他的获奖作品《水房子》, 围绕“文学与城市发展”,与现场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展开对话。

“杨升庵文学奖颁奖典礼暨首届成都国际文学月”活动由四川省作家协会、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文艺发展服务中心(《青年作家》杂志社)、成都市作家协会、中共成都市新都 区委宣传部、成都市新都区文联承办,成都香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支持,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国际传播中心)执行,于 12 月 4 日——12 月 7 日在成都隆重举行。

在现场,凸凹从成都历史入手,引经据典,讲述了都江堰对天府之国的独特作用,并分享了他在创作《水房子》过程中的心得。

凸凹,本名魏平。1962年春天生于都江堰。诗人、小说家、编剧。

出版有诗集《水房子》《怀揣手艺的人》、长篇小说《汤汤水命》《甑子场》《大三线》、中短篇小说集《花儿与手枪》、散文集《纹道》、批评札记《字篓里的词屑》诸书20余种,其中获奖图书7部。编剧有30集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

本次杨升庵文学奖诗歌奖获奖作品《水房子》,是第一部叙写李冰的长诗,第一部出版的“献给伟大的李冰和世界的都江堰”的诗集。据悉,《水房子》用四千行诗歌为李冰树碑立传——诗意讲述蜀雾般神秘的李冰生平与事功。由72首相对独立又相互嵌合、浑然一体的诗作构成。每首诗,均配有摘录自古今中外名人名著有关李冰或都江堰的一个金句,作为题记。作品勾古连今,集诗艺性、思想性、科普性、稀缺性、收藏性于一炉,呈现出其独有的文化价值景观与儒释道同构的精神情怀。

该作品系“2022年度四川文学影响力排行榜”上榜作品,第八届中国长诗奖获奖作品。刚刚又揽获了首届杨升庵文学奖诗歌奖,成为首届杨升庵文学奖六位获奖者中唯一的四川作家。

同时这座“水房子”构成了一个饱满、流动、庄严并且无穷无尽的神秘空间,它是被抽象化的都江堰、李冰祠、川主庙,乃至整个天府之国、巴蜀大地,它也是被具象化的历史书写、诗歌技艺与文本空间。

本次分享会,从李冰到都江堰再到成都,无疑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些历史长河里的人物,兴勃了天府文化,文字如同织机,将历史文化编织成册,向世人讲述、向世界讲述。这场分享希望以历史为镜,厚植天府之国本底,助力传承发展天府文化!

12月4日至12月7日,“杨升庵文学奖颁奖典礼暨首届成都国际文学月”活动在成都隆重举行。100多位中外作家、文学评论家们以“文学视野下的成都之美”为主题展开互动和交流,通过梳理成都文学基因,链接成都文学资源,擦亮成都文学名片,以“成都文学+”的概念精心策划打造具有国际性、融合性、普及性的文化品牌,向世界展示成都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科幻星云奖、杨升庵文学奖获得者纷纷在“首届成都国际文学月”活动中举办创作分享会、读书分享会和作品分享会,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畅聊文学心得,为蓉城文学爱好者推开文学之门,让阅读与写作,文化与文学更加深入人心。

首届成都国际文学月分为播种篇、赓续篇、开创篇三个篇章。“播种篇”有“杨升庵文学奖颁奖典礼暨首届成都国际文学月开幕式”“2023首届成都国际文学月全民征文活动”“文学作品进校园活动”“文学作品阅读接力活动”“‘文学视野下的成都之美’主题成果展”五块内容;“赓续篇”有“作家回家活动”“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科幻星云奖、杨升庵文学奖得主读书分享会”“成都文学旅游地图采风活动”三块内容;“开创篇”有“成都国际文学月高峰主题沙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创作分享会暨主题互动沙龙”两块内容。

本次活动为期四天,100多位中外作家、文学评论家们通过颁奖典礼、读书分享会、创作采风、文学作品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多维度感受成都浓厚而独特的文学气息,并为成都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