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上的一抹红苏大历 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结束后,国共摩擦的频次、烈度正在逐步递增。其内在本质是什么?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以后,已经形成“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决策。八路军、新四军在这样的形势下,深入敌后,在沦陷区求生存,坚决打退国民党顽固派所挑起的摩擦战,那就是必须要面对而且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了。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以后,关于中共中央开辟华中敌后战场的论述,在党内还是有不同声音的。比如王明、项英等提出了“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不宜提创造皖东根据地的口号,否则使同盟者害怕,而对我更加防范和限制”等说法。
为了解决党内统一思想的问题,除周恩来到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外,刘少奇先后三次在华中召开中原局会议,向广大的中共军队基层干部解读六届六中全会的战略意图和决策的必要性,宣传“华中为联系华北、华南之枢纽,关系整个抗战前途甚大”的战略意义。
为在敌后战场上能与全国抗战要求在本质相贴合,在中原局会议上刘还明确的要求大家:“要敢于坚决的反摩擦,敢于争取反摩擦的胜利。对于国民党顽固派对我方的进攻,必须予以迎头痛击,坚决、彻底、干净的消灭来犯之地。”
学习打卡 镇江·茅山新四军纪念馆
顺势交易-专注3L
糯米团Cute
感谢分享![[鲜花]](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w_xianhua-f902c37199.png)
秋十Q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