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的一个清晨,16岁的毛新宇...
发布时间 :2023-12-23 22:41:53
1986年9月的一个清晨,16岁的毛新宇独自一人来到了位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他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心愿,来到此地为在朝鲜战争中壮烈牺牲的伯父毛岸英扫墓,表达哀思与敬意。
伯父的英名,对毛新宇来说并不陌生。他从小就听着伯父以及爷爷毛泽东的故事长大,这让他懂得了什么是革命意识和国际主义精神。
如今,16岁的他要独自一人踏上这段朝圣之旅,这是母亲邵华送给他成人礼:去给崇敬的伯父扫墓,告诉他自己长大成人,要独立地走自己的路了。
毛新宇是随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起来到朝鲜的。代表团里还有其他英烈的侄子侄女,他们同样怀着缅怀之情而来。
这一次访朝之旅对他们来说格外意义非凡,能亲自看望先辈们的墓地,表达悼念之情,是他们莫大的梦想。
抵达朝鲜后,伟大领袖金日成亲切接见了他们。看到这些莘莘学子,金日成格外高兴,轻轻拍着毛新宇的肩膀温声说道:“亲爱的孩子,在朝鲜能见到你,我很欣慰,你让我想起了你的伯父。”
毛新宇也激动地说:“金日成爷爷,我代表全家人向您问好,祝您健康长寿!”金日成爽朗地笑了,对毛新宇赞许地点点头。
谈话中,金日成再次提起了毛岸英,他说起那段历史时眼里难掩怀念之情。他动情地说,你们一定要去烈士墓前看看,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些烈士为保卫世界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毛新宇和其他人都深受感动,纷纷表示一定会好好缅怀烈士们的英名。
代表团在朝鲜受到了热烈款待,毛新宇也感受到了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终于,在9月1日这天,毛新宇来到了伯父墓前。看到墓中伯父的半身塑像,他不禁泪流满面。多日来的思念,在这一刻终于能够宣泄而出。他郑重地献上花圈,深深地鞠了三个躬,以示最崇高的敬意。
然后,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张手写的纸,上面是他为伯父所作的一首诗。他缓缓念了出来,字字道出对伯父的思念与崇敬:
我来了,伯父,
在金达莱盛开的国土上,与你相逢。
我知道,伯父,
你在深深的地下,正微笑将我相迎。
我明白,伯父,
你为什么在青春年华之时,就英年早逝,
都是为了共和国的安宁,
你才远离故国长眠异乡。
听说你在罪恶的炸弹爆炸之时,
还手捧作战地图演练进攻。
可你的鲜血,竟提前预告了东方的黎明。
亲爱的伯父,请接受吧,
我真诚的敬礼!
我一定将你的思念带回祖国,
带给韶山的父老乡亲。
沿着你的路,沿着爷爷指给的路,
勤奋耕耘。
再见吧,伯父,
安息吧,伯父,
请原谅侄儿悄悄离去,
只留下一首小诗。
让它伴你度过日日夜夜,
权当侄儿的一片孝心。
念毕,他将纸张点燃,任由那青红的火焰舞动。看着诗化为飞灰,他不禁失声痛哭,在场的所有人也都泪流满面。这简单的仪式,道出了无尽的哀思与不舍。
这是一次难忘的朝圣之旅,更使毛新宇成长为一个懂事也坚强的男子汉。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一定要努力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这一次墓前哀悼,将成为他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
回国后,毛新宇将此次朝鲜之行写成了游记,名为《我的伯父毛岸英》。他在书中写道:
“再次回到朝鲜,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我感到无比亲切。这里繁花似锦,却也埋葬了无数心焦的英灵。他们为了自由和正义而来,为了祖国和世界而战,最后化作这片热土。即使百年后,人们还会照样缅怀、敬仰他们的精神。"
毛新宇在书中真情流露地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也道出了当代青年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这本游记在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很多人看后感慨万千,被这种家国情怀所感染。
如此这般,一位普通的中国青年在朝鲜之行中,完成了一次朝圣,也走向成熟。这段经历将镌刻在他的心中,激励他不忘先人的嘱托,努力生活,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