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写于 1936 年的文章 Physics and Reality 应该可以表明为何西方物理越来越偏理论化了,或者说理论物理学家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
我认为关键的原因是西方物理其实在现象观察和实验设计上并不擅长(相对于中国明初以前的古人而言),无法知微见著的发现新规律...或者是之前的物理规律发现过程的确不是内生的,因此就无法理解物理规律真正产生的过程是怎样的...
先看爱因斯坦写的总结部分(图一,图二):
1. 他说物理学是一套思维逻辑构成的,它追求更加简洁,随着发展,它只会距离直觉性的经验越来越远。而且他认为物理理论不可能通过经验的归纳产生,它只能是自由发明的 Free Invention
2. 他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基石是质点理论,即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但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电磁现象,而量子力学他认为其实是一种数学的实用性,但它不能描述经典力学机制,场论目前也不能解释。也就是他认为新的物理理论应该是可以向下兼容才行
3. 从此总结中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确不清楚物理规律的产生过程,以至于他也倾向于认为物理学就是一套逻辑系统,而且主要依赖于理论学家的个人突发奇想的创造发明....而中国古人在汉代就总结的非常好了,显然西方并没有懂这个道理...
网页链接4. 另外,也可以看出西方对”质点”的理解就是原子,原子显然还可以继续细分,因为它并不是基本粒子。而中国古人则清楚定义了它应该是不可再分的物质....这个定义和几何原本中是完全一致的
网页链接5. 在文章中,爱因斯坦也讨论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和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图三,图四,图五),他认为笛卡尔的解析几何更加准确,欧几里得几何只有定性没有定量....
6. 说实话看到这里有点让人大跌眼镜。几何原本第 7,8,9,10四卷就是讲数的,里面清楚定义了数以及数的各种性质....除非此时西方读的几何原本还不是完整版本,只是前六卷.....而笛卡尔的直角坐标系其实只能算是一种平面投影,而还有很多其他坐标方案,也就是几何本身定义了物理性质与关系,而要用什么坐标系,其实取决于你要做什么....这在中国明初古人的绘图方法里早已提及
网页链接7. 文章写的非常长,基本是概述了西方物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从其历史中可以看出,西方物理每次都是一种颠覆式的,很难与之前理论兼容....虽然爱因斯坦在追求兼容性,但后来的人没人在乎这个了
8. 而中国古人的理论则并非如此,古人一开始就认为是质点理论,这可以解释非常多现象,而波动理论其实也是由质点构成的,因为波动其实就是质点的运动传播....
9. 甚至古人对固体,液体,气体的划分也是因为质点之间的力的性质与结构不同而划分的
网页链接,甚至古人用这些可以解释毛细现象....并不会像西方如此困惑(图六)...
10. 对了,爱因斯坦 1900年 也曾经写过一篇论文是解释毛细现象的,可惜不太成功,也就是说其实西方在那时还没有很好解释这个问题...
网页链接.
善财宫主
百度百科 物理理论 斯蒂芬·威廉·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黑洞不黑”这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1970年11月某夜,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
善财宫主
看看爱因斯坦和霍金做理论物理研究时一致推崇的方法: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靠思维逻辑与直觉闪念。这已经比唯心主义还要唯心了。所以美国科学产业向全球灌输的“大神”实际上真的只是个“神”?而理论物理之所以容易立起神牌来,仅仅是因为美国人把研究方法定义为了不需要物质数据,只需要意识产物?
善财宫主
爱因斯坦说的这第1点就是放屁
鱼儿v小鱼
可以看看洪七公让郭靖把九阴真经怎么样教给欧阳锋的,就知道答案了
用户6453064624
洞察力,创造力
ad34305
他只是一个科邪婊,一个演员而已。艾阴斯坦的理论也不见得是他自己原创的,只是替主人发表一些邪论影响真正的科学发展。不是西方只重视理论,而是他们主人想要这个结果,不想要真正的科学得到发展。
幸运的双枪老太婆
转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