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今年首封录取通知书花落谁家?深圳!

发布时间 :2022-07-13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晓东 吴吉

北京大学编号“001”的数学科学学院,发出今年北大“001”号本科录取通知书,花落深圳!

记者从北京大学官方微信获悉,12日,北京大学2022年本科生“首封”录取通知书由张继平院士送出,来自深圳中学的两位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冯晨旭、彭也博同时收到了这份特别的礼物。他们将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继续探索数学的浩瀚星空。

据北大官微报道,7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俄数学中心主任张继平前往深圳中学,亲自为冯晨旭、彭也博两位同学送出了北京大学2022年本科生“首封”录取通知书,并和他们亲切交流。

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张继平院士、冯晨旭、彭也博、冯晨旭的父亲、彭也博的父亲(从左至右) 图片来源:北大官微

在师长的深情注视下,两位同学郑重地接过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大学堂”牌匾映入眼帘,古色古香,庄重典雅,小心翼翼翻开扉页,通知书里印刷着的学号、姓名、院系、专业信息,是专属两位同学未来四年的北大人标识。

张继平院士说:“两位同学能够进入北大,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衷心祝愿两位同学在北大学习进步,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数学学科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同为奥数金牌获得者和奥数国家集训队队员,两位少年自小就对数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冯晨旭的母亲表示,“上幼儿园时,他就喜欢在家看表,不仅将整个小区的水表都翻看个遍,还能牢牢记住自己家的水表读数。”进入小学后,班主任发现了冯晨旭的数学天赋。正如千里马遇上伯乐,在学校和教练的指导下,冯晨旭在数学竞赛的道路上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数学之星”。他曾两度荣获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夺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罗马尼亚数学大师杯比赛金牌。

 图片来源:北大官微

冯晨旭很早就对北大数学英才班和北大“数学黄金一代”有所了解。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立刻将这份喜悦分享给父母和教练。他说:“很荣幸被北大录取,一路走来,感谢学校和教练的指导、家长的支持,这也是对我的一个认可与鼓励。”

冯晨旭的父母很重视儿子的全面发展。在数学以外,冯晨旭还喜欢游泳、篮球、围棋、钢琴,他还考过了钢琴十级,这些兴趣和爱好是他在紧张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的法宝。展望未来的燕园新生活,他表示要珍惜在北大学习的机会,刻苦钻研,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热爱和擅长的数学领域,并在相关研究方面做出贡献。

图片来源:北大官微

在数学方面,彭也博也早早地就展现出了超强的天赋。小学四年级时他参加日本的小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了世界前三名的成绩。在2020年第36届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彭也博提前两个小时交卷,并以满分的成绩获得全国第一名,他也因此在数学竞赛圈中颇具名气。

彭也博的父亲提到,儿子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数学,也在平日里投入最多的时间,数学是彭也博形影不离的伙伴。

面对北大抛出的橄榄枝,彭也博表现得很是平静,甚至还有几分羞涩。他说:“北大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自己在未来四年能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他也表示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只是阶段性的成功,要在数学方面取得更深的造诣还需日后的努力。谈及未来规划,他只说到:“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想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路。”

【读创+】

编号“001”的北大数院有着悠久而光荣的历史,其前身是1913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数学门,这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大学数学系科,号称中国的“第一学府第一系”。从培养出王选、张恭庆等7位两院院士的“1954级”,到取得孪生素数猜想突破性进展的张益唐校友,再到2000年前后进入北大数学学院学习,如今活跃于世界数学前沿的“黄金一代”,北大数学始终站立在中国高等数学育人和科研的潮头,为我国国防事业、科技事业的崛起作出了卓越贡献。

2022年7月6日,素有“数学界的奥运会”之称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简称ICM)在全世界数学家的期盼中开幕。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北京大学6位教师和8位北大数学校友受邀作报告。

2018年,北大数院面向愿意深耕数学领域的优秀学子开设“英才班”,引导他们探索其所热爱、深耕其所擅长、自主学习通往卓越。英才班为每个同学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全面发展其综合素质。学院尤其注重学生的基础性知识学习,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因材施教,以课程兜底,用科研牵头,培养更加优秀全面的数学人才。

审读:孙世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