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2018年的生日刚刚过去,我想给祖国做一些事,谈谈咱们国家的汽车政策和2013年由,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五部门联合制定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我也只是在我比较重视的一方面进行对其单方面的评价。
我将要对这些政策进行一些评价和建议,但是我并不怕被戴上“反对国家政策”和“损害国家名誉”的帽子,因为我相信咱们国家有足够的宽容度和言论自由空间,来让我们发表一些合理而正确的言论,我也相信没有任何政策是完美的,必定有它的优势和弊端。毛主席过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所以我才敢在网络媒体发表这篇文笔不是很好,结构不是很规范的文章,也请大家多多指教。
废话不多说,下面我们来进入正题
就从我来讲,我是一个热爱性能燃油车的青年,虽然自己还有没攒够钱买到自己喜欢的车,但是对车子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所谓性能车就是能给人足够驾驶乐趣的车子,不一定非得下赛道,非得有很大功率,非得加速很快,只要给人快乐就够了。但是从目前来看,这类车子只能局限于内燃机车,因为新能源车还没有涉及这方面的领域,当然出现新能源内燃机车也是可能的,并且电动车的庞大的质量和难以控制的电机是阻碍发展性能车的关键因素,而内燃机车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累和技术积累才发展出性能车的。就现在来讲,因为两者间的技术差距,想用电动性能车和内燃机性能车竞赛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也许会在真实的赛车比赛中获胜,但是因为电动性能车所缺乏的驾驶乐趣,是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的。
就单单像我这样喜欢性能车的人群,就不在少数,可以说,凡是对汽车非常了解,对汽车非常喜爱的人,没有不喜欢性能车的。因为性能车是汽车工业的瑰宝,性能车是汽车工业最纯粹最极致的体现,是对汽车工业水平最有效的证明。一家车企的性能车,就好比一个国家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运动员,肩负着车企品牌力量和证明工业实力的重任。
体现斯巴鲁和丰田工业实力,又被中国拒之门外的丰田86
汽车工业的发展不单单取决于人民的需求,也取决于影响人民需求的汽车文化,而性能车在汽车文化的占比中相当之大。但我们国家的汽车文化相比较于德国、美国、日本等汽车强国的汽车文化是相当贫瘠的,甚至都比不上那些汽车工业实力还没有我国强的国家。汽车强国的汽车文化源自他们悠久的汽车历史和本土汽车产业,而其他国家的汽车文化取决于他们的经济情况和政策,来吸收和学习汽车强国优秀的汽车文化,虽然我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但是我们国家的政策对于燃油车来说并不是很开放。
第四代马自达MX-5
比如说,第四代马自达MX-5在日本市场上的售价,起售价为2,310,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1.94万元。在北美市场上售价24,950美元起,约合15.49万人民币起,而在中国却要31万元起价,一大部分的价格算在了进口关税里面。这款小车本来是以便宜的价格面向全世界普通老百姓的敞篷小跑车,但是在我们国家,普通老板姓根本买不起这么贵的小车,原因就是在于我国昂贵的进口车关税,而缺少跑车文化的本土产业和合资产业根本不会去想生产这种小车。而有小跑车需求的人往往是那些存款不是很多又想体验生活的年轻人,这些人中有的缺乏文明素养会给别人带来困扰,但是大多是遵纪守法,纯良无害的汽车爱好者。而这些人往往是一个国家汽车文化和汽车产业发展的顶梁柱,我国的汽车产业想要得到有效的发展,想要更好的学习其他汽车强国的文化和技术,就必须靠这些喜欢车子的年轻人的支持。所以我希望国家能满足我们这些人群的需求,我们也非常愿意为祖国的汽车发展增添自己的力量。
而我认为未来的汽车工业,不单单是新能源汽车一家独大。而是新能源家用车和燃油性能车的两极分化,这两极分化都是带动汽车发展重要力量,是未来人民日益丰富的必然需求。所以说我国想要成为汽车强国,就不单单得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家用车,也要适当发展满足小众群体的性能燃油车。
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燃油性能车的代表——马自达mx5以开始引出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的看法。
全球热销的马自达mx5
马自达mx5是以极具轻量化、燃油经济性、极富有驾驶乐趣、优秀的质量丶拉风的敞篷、平民的价格著称的小跑车,它一出世便收到了全球范围内爱车之人的厚爱,被人们疯狂抢购。截止2011年2月,mx-5累计生产达成90万台,更新了自己“世界上最畅销的双座敞篷跑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从2000年记录创建以来,mx5一直是这项纪录的“保持者”。毋庸置疑的是,就是mx5这样的巧妙设计和亲民的价格,才让它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受喜爱的敞篷车。而在中国这样的汽车大国,这辆车的销量甚至不超过两千台,这和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辆车09年才初次进入中国,但因为关税的原因,这辆车被抬到了29万5这样的价格,这样的价格只有家境非常好而且非常喜欢车的年轻人才买得起。而2018年这次第四代的进口,只限量出售了500台,而且只有硬顶和自动挡版本,使其损失了很大一部分该有的亲量化和驾驶乐趣,具体的原因就是2013年颁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简称《CAFC》咖啡政策。下面引入一篇在《汽车之家》发布的文章:《86停售只是开始 详解中国CFAC咖啡法规》
(原网址:https://www.autohome.com.cn/news/201705/901363.html?pvareaid=3311700 )
第四代mx5只进口硬顶自动版的原因
先不说我国照搬欧洲的油耗计算法有什么不妥,就按欧洲7.2L/100km的油耗来讲,这样的成绩真的是多数性能燃油车所遥不可及的。由此可见马自达mx-5真的是纯良无害而且深受人喜爱的优秀小车。
乘用车燃油消耗量(第四阶段)目标值
我认为《CAFC》政策对于乘用车燃油消耗量目标值的要求有待完善,因为这个要求完完全全是按照车重来进行规划的,就连“普通车辆”和“特殊结构车辆”也是按照质量划分为的两类。可是车身的质量和汽车使用和需求情况根本不成数字上的绝对关系,具体的使用和需求情况还是得看车辆的用途,而质量轻应该是车辆的优点,轻量化会让车更安全,油耗更小,而不是厂家被限制发展要素。质量轻的车辆政策更严格,质量重的车辆政策反而更开放,这样反而会让厂家生产或进口更重的车,增加不必要的油耗。所以《CAFC》中以车身质量来规定目标值是不符合逻辑又矛盾的规章制度。
举一个例子
小明家养了一匹🐴和一头🐮 ,小明每天都要骑着🐴和🐮进城里卖货。🐴比🐮拉的货更多,🐴还比🐮 跑得快,但🐮比🐴重,他们吃的却一样多。小明觉得很不公平:“为什么🐮比🐴重,他们吃的东西还要一样多呢?🐴你是不是太贪吃了?”于是小明就高高兴兴地把🐴给卖了,又买了一头🐮。
这项内容的另一个问题就在于,实际上并没有给乘用车进行分类。世界上乘用车那么多种,该政策就粗略地划分为了两种,而且这两种的区别就是手动和自动,有没有三排座椅,明显就是重量的区别。说白了就是一股脑就把乘用车分为了一类,但是现在新时代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非常丰富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需求,有的人要越野,有越野车;有的人要拉好多家人,有的人要代步,这才是乘用车;有的人要玩车兜风,这可能是燃油小跑车;有的人要家用省油,这个可能是个新能源车型;有的人又要越野又要拉货又要兜风又要代步,这可能是个皮卡。这项内容非常片面地交代了乘用车只有一种,就是用来拉人的的前提,这样下去的,估计2020年后中国燃油乘用车就只能是三排自动的微面了。而每一种车都应该被详细划分,详细根据燃油利用效率进行规定目标值。而在未来,新能源家用车和燃油性能车的两极分化的市场格局中,这样的法规是无视燃油性能车的,预设是只有新能源家用车的规定。
而且这项内容在鼓励厂家由轻转重的同时,还鼓励了厂家有手动挡转为自动挡。手动挡不但比自动挡更省油,而且还比自动挡轻。政策为什么就不能鼓励厂家生产更轻的手动挡车型?国家为什么不能呼吁群众开手动挡,反而给手动挡加压?如果所有人都用开手动挡,那全国平均油耗将降低很多。而在未来,新能源家用车和燃油性能车的两极分化的市场中,新能源家用车都是自动挡的,燃油性能车都是手动挡的,很难再出现燃油版的家用车。而燃油性能车的手动挡和新能源家用车的自动挡就分别适应汽车爱好者和只有家用需求的两种人群。所以,应该鼓励车企生产和进口更轻的自动挡燃油车,而不是打压。
有趣好玩又拉风的双座敞篷跑车
最后我想为我们汽车爱好者的人群发声:
我们是一群热爱纯粹内燃机汽车的人,我们的要求不高,只是想拥有一辆好玩的小车,而且油耗也不高。我们会为了自己喜爱的车子话几十万自己的血汗钱,也会为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国家也能够重视和理解我们,而不是选择无视和施加压力。我们爱内燃机汽车,我们也爱我们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