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Mariah Carey、Billie Eilish,我也听Bjork、Pink Floyd和Queen。”
带着“香港流行天后”标签,专访中的卫兰,音乐口味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在最近十数年出道的香港女歌手里,卫兰有她的独特位置。
签约黎明的唱片公司,蛰伏长达五年的培训期,2004年以神秘新声成为坊间话题度第一的电台热播,甫出道便一鸣惊人夺得香港所有电台及其它媒体的女新人金奖,多年来陆续斩获TVB“金曲金奖”(相当于年度最佳单曲)、IFPI 年度销量女歌手冠军、叱咤女歌手金奖、香港Sina Music 年度最高收听冠军大碟等,无论口碑、播放率和销量,各方面奖项拿了个大满贯,实力毋庸置疑,在香港乐坛当然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最新发布的2020年单曲《低半度》,对于一直给人印象风格西化、擅长演绎R N B、灵歌的卫兰来说,像是一种新的尝试;但其实,她一直喜欢爵士,入行前也经常表演爵士曲目,在Jazz里面已经浸淫多时,唱爵士可以说是手到擒来般拿手,只是少把这一面向大众呈现而已;同时,如她在访问中谈到,出爵士歌曲也是她一直以来的音乐愿景,未来也有计划做爵士专辑。
曲子由苏道哲及舒文创作,请来香港乐坛的资深爵士乐手Ted Lo(罗尚正)编曲及演奏钢琴;Ted Lo参与过的作品,除了陈奕迅、林忆莲、林子祥、叶倩文等港台跨时代的天王天后级人物,更有享誉国际的殿堂级爵士大师如Ron Carter、Micheal Franks、Herbie Hancock等;而新作《低半度》,是以爵士为基底、糅合Swing/Big Band/Broadway风格的作品。
在同时代香港女歌手中,卫兰一直是音色最佳的其中一位,也难怪,家族里有太多人从事音乐行业,光是父亲这一辈,便有七八个;教徒的身份,也令她的演唱深受灵歌、福音体系音乐影响,对这一流派的歌曲表现出色。作为菲韩混血儿,嗓音与同辈的香港女歌手相比更有一种独特质感,不可多得的声音干净空灵;有技术而不炫技,歌曲流畅却能演绎得不流俗,时而娇媚,时而性感,用现在的话说,也是可盐可甜;全新歌曲《低半度》,“滋滋悠悠”,顺滑无比,听得人心情畅快。
难得的是,这并非一首香港乐坛常见的谈情说爱作品,而是回归到生活本身,还原本色生活态度,足见歌手的成长。《低半度》讲的是生活态度,忙碌都市里,人人争先恐后,力求做到最好,一再透支,“犹如身体被掏空”;如果我们可以低半度、慢半拍,好时光也许可以就此展开,细味生活中的小确幸,过好日子,着眼当下,并没有什么不好。对于当下的我们,会不会有另一番启示?
如果是卫兰的忠实歌迷,其实可以发现,这也是近年卫兰本人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拥有天生的好嗓子,在乐坛发展也相当顺畅,但她的态度一直随遇放松,一直没有特别“着紧”地去争什么,本本分分地唱好歌、按时按侯出唱片回报歌迷,其它时间留给自己,喜欢时会偶尔画画,或者用心过生活就好。著名词人周耀辉,写出了Janice的心声:
“就算声线能飙高
但我懒得做到
然后发现美丽低音无数”
“其实是我喜欢低半度 还是闹市太乱不如放轻脚步”
卫兰也说,《低半度》可以给听众“几分钟的逃离,几分钟的享受”。
因为《低半度》,专门跟卫兰做了个采访,可以细细听她说自己,谈音乐。
在难得的专访里面,卫兰分享新单和即将出版的新专辑的制作、与好友袁娅维的合作、童年的成长,更有出道前,作为黎明公司新人,被安排做“小妹”,接电话、点外卖的酸甜苦辣。
不说不知道,原来她的音乐喜好,可以如此广阔,小时候听Mariah Carey的首单《Vision Of Love》,便从此立下心愿要做歌手,当时她才13岁;数学老师当众说“Janice除了唱歌,什么都不行”,当时当然很受伤,但现在想想,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对;说到这里,她还哈哈大笑起来,“唱歌,有一种使命感”。
意想不到的是,在她的favourite 音乐歌单里面,除了Billie Eilish、Mariah Carey这样毫不意外的流行天后,更有Bjork这样的另类女歌后;甚至还有Queen和Pink Floyd,这些影响来自作为职业乐手的父亲,Janice小时候会觉得爸爸经常在家里放的这些Psychedelic Rock(迷幻摇滚)“很吵”,但长大了视野开阔,观感就完全不一样。
最近这段时间,跟大家一样,Janice的生活节奏慢了下来,部分工作暂缓的时光,卫兰除了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多了之外,还有更多时间可以跟音乐好友们练歌,“买了一支好贵的Mic”,接着下来,除了期待其它新单曲和新碟的发布,还有今年其它的巡回音乐会,希望能够顺利举行。
(独家专访节目链接可在评论区进入收听,也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