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网信的九个疑问

发布时间 :2021-02-09

​​
今天是先锋、网信平台暴雷后的1年7个月零5天。

先锋、网信平台依然没有刑事立案。

 

一、不屈的灵魂

对于满怀正义感而且内心坚定的人来说,对于所遭受屈辱的抗争,就是内心里一颗永生的种子。尽管在某些时候,她会被深埋在坚冰一样的土壤里,无法被感知。但是,她的生命却是如此的顽强:一切都在默默中孕育,有朝一日,她必将生根发芽、破土而出,并且开花结果。

 

二、正义的底线

人类社会的文明穿越了漫长的时间,也留下了清晰的发展轨迹,在这道轨迹中,有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法律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多少人为了捍卫这条最后的防线,宁愿献出个人宝贵的时间、精力,他们是民族和社会的脊梁。

 

三、先锋、网信暴雷至今

公元2019年7月4日,将是一个永远被先锋、网信平台出借人、受害人铭记的日子,这个酷热的夏天,却让人感觉到发自心底的彻骨严寒。

17万人的750亿财富,在这一天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瞬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一个冷酷的天文数字的背后,并不仅仅是财富的丧失,而是多少人间的疾苦?多少家庭的悲哀?多少生命的不能承受之重?

“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受害人经历了长达近两年的苦痛之后,依然没有等来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所以下面的文字既不是“哭”,更不是“歌”,因为我们知道,“哭”已经没有用,而“歌”更远远不是时候。

 

下面这篇文字,只是从受害人掌握的微不足道的证据和有关部门的回复中,进行梳理,并从逻辑上为了让不屈的受害人去思考这个骗局中的种种疑问。

四、先锋、网信的九个疑问

出借人从各个公开的渠道和自己的走访,掌握了少量的材料和证据,因为篇幅的原因,这里只从逻辑分析的角度提出九个大的疑问,对于材料不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1、先锋、网信平台涉及线上、线下如此众多的产品,为什么会同时“暴雷”、失信?

众所周知,先锋、网信绝不同于简单的个人借款的P2P平台,就不完全统计,包含“产品”如下:

  (1)线上普惠(应等同于个人P2P借款)。

(2)线上尊享(盈益产品,等同于地方金交所企业债,但是经过投资额拆分,降低投资门槛,在线上销售。

(3)线上嘉汇

(4)线下金交所企业债(有备案、有明确的借款企业和担保企业)

(5)线下私募基金

(6)黄金类投资

(7)美元外汇投资

受害人可能持有其中一类或几类产品,有没有人认真思考过:为什么如此多的“产品”,涉及如此不同的资金使用方、管理方、监管方,竟然会在同一时间暴雷?

暴雷后,2019年8月16日,曾经询问过平台的接待人员,得到的口头答复是:“可能是线上、线下的弄混了。”

出借人和监管者、执法者,有没有认真的想一想,这其中究竟意味着什么?

 

2、先锋、网信平台究竟借了多少钱?涉及多少人?

暴雷后数月,根据“先锋、网信危机工作组”的统计,先锋、网信平台共涉及出借人17万人,出借金额750亿元人民币。

作为一个持证的、一直经受有关部门监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互金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在数月的调查之后,竟然将平台的出借人数笼统到万人,借款金额笼统到10亿元,这其中的原因是不是值得出借人和监管者深思?

更有甚者,暴雷至今,经历了漫长的近两年的时间,在各相关部门的监管、介入下,这个数字竟然没有一个更为精确的官方说法。

难道先锋、网信的借款和出借人数永远就是一笔糊涂账?

 

3、先锋集团、网信平台实控人的生死之谜

2019年10月4日,在万众欢度国庆期间,在网信暴雷3个月时,“危机工作组”宣布张振新的死亡。死因是器官衰竭、长期的酗酒,死亡地点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地下室。

诸多见过张的人都表示张滴酒不沾,工作态度高度认真,即使是暴雷后,还在发出内部邮件,表示会对债务兜底。

而张之所以久居香港遥控指挥的原因是因为过敏体质,对于过敏体质的人而言,酒精极易导致身体的多种过敏反应,是需要避免的。器官衰竭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有人前往开出死亡证明的切尔西医院,在这家隶属于帝国理工的小医院里(有报道,张曾给帝国理工捐款),却查不到张的就诊和抢救记录。

医院死亡证明的底部有加粗黑体字,明确:“此证明不作为身份证明。”

2019年10月10日下午,笔者和多名外地出借人上访位于东堂子胡同的部信访办,在询问此事后,接访人员明确:“人不是自己说死就死了的,需要国家外交部门的确认。”

至今,没有任何官方出来证明张的死活,而张的死活正是解开先锋系迷局和借款去向的最关键环节。

张究竟是已经腐朽于地狱,还是改头换面继续享受自己的人生,会不会永远是一个谜?

 

4、走了的和留下的先锋系“高管”、操作人们

暴雷后,出借人群情激愤,依法向平台索要欠款,并且试图努力寻找出借款项的去向。

但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先锋系掌握着融资环节和资金流向的资产端“高管”、“董事”们竟然均已外逃。

留下的高管成立了“危机工作组“,却不掌握资金的去向,需要从头梳理。

如果说实控人张的死已经破坏了追查先锋系的关键环节,那么这些只向张振新汇报的,掌握着资金进出的资产端操做人的外逃,也将使追查工作缺少了最基本的人证和线索。

这些资产端的操做人在暴雷前后的一致外逃行动,究竟是个人行为还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安排?

“危机工作组”、朝阳区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多次发文、要求外逃高管回国履职,目前进展如何?

有多少操作人“归队”?对于拒不“归队”的人,是任其继续外逃,还是采取措施,如是又将如何采取措施?

写下“九问”这些内容,主要是5个目的:

1、如实记录这起骇人听闻的金融暴雷事件。

2、利用所知的最浅显的材料,对先锋、网信暴雷的性质进行逻辑分析。

3、出借人、受害人能够从这些看似无关的表面现象,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4、出借人经过思考,能够从内心立志:不忘耻辱、尽最大的可能去寻求行政、监管、司法部门的帮助,唤醒“装睡”的人。

5、出借人能够群策群力、想法设法,维护自身权益,从而达到协助有关部门,彻底、依法解决先锋、网信金融事件的目的。

因为篇幅,以及疑虑能否顺利发出的原因,上篇止。

 

剩余的五个疑问如下:

5、真标还是假标

6、境内还有真金白银吗

7、银行系统真的不堪一击、无法追溯吗

8、为什么刑事、民事都无法立案

9、意外发现的交集,谁该对先锋网信的暴雷负责


1、先锋、网信平台未来将何去何从

2、出借人还能做些什么​​​​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