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翻盘的女演员,先学她放下颜值包袱吧

发布时间 :2021-06-11

​​

| 永 远 别 对 生 活 冷 感 |



朋友说凯特·温斯莱特的新剧《东城梦魇》,是会封神的作品,乐颠颠跑去看。

 

能封神的不是剧集编排,而是影后的演技。打从她一开口,费心练就的费城特拉华口音,叫我几乎要忘了,她原来是朵英伦玫瑰来着。


自此,就没法把视线从她身上移开。

 


她的每条皱纹,眼角眉梢透露的颓累,都真实自然不过。身形装扮全然是个地道的小镇中年妇女,有着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语气和表情,不着痕迹地融进了雾蒙蒙的小镇。 


以致于演这个字眼用到凯特身上,我多少觉着有些匠气,纯粹是浑然天成,不出意外,明年的艾美奖最佳女主角跑不了。 


她饰演的Mare,是小镇的警探,镇子里的人和她都沾亲带故,夜晚窗外看到人影、家里东西不见了又出现,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也全要找她说上一嘴。 


人到中年,生活琐碎又一团乱麻,她的疲惫肉眼可见。


不离手的电子烟,常泛着油光的面颊,扎作一团的头发已经很久没染,颜色明显分成了两截,眼神也古井一样没太大波澜,离印象中那个艳光四射的Rose相差甚远。 



但这样的她,我并不感到陌生。除了早期三两部作品,角色尚还活泛一点,后来的说她是中女危机专业户(褒义)也不为过。 


为了演好Mare这个普通有缺点的女人,凯特光是为角色挑衣服就很上心。逛平价服装店专找不和衬的衣物,揉成一团放在拖车的地板上,造出磨损和褶皱的痕迹。 


都是些细微琐碎的事儿。可她从不吝于展露这些不完美,只要它是真实服务于角色的。有场戏导演说可以帮她剪掉隆起肚子的镜头,凯特直接回一句“你敢”;宣传海报嫌剧组修图过分,直言请把眼角的皱纹留在海报上。 



她把自己的美貌、优雅和孤傲,统统丢在一旁,世人向往的美好姿态被她像沥水池一样排干,脸上的沧桑、下撇的嘴角、走样的身形,对她来讲,是重塑角色最好的利器,她成为了每一个普通的中年女人。 


就演戏说,她实在是好清醒稳笃。早在小李子和她合作《革命之路》时都讲,如果不是凯特的沉着坚持,自己可能会放飞跑偏。 



《生死朗读》里,她和拉尔夫·费因斯更是收敛着演。一个原本普通的女人,成了时代的战犯,而她所有的情感,只能在眼底的余烬和嘴角的抽动中,窥见一点端倪。 



《东城梦魇》同样如此,凯特·温斯莱特又贡献了一出好戏。 这次是她隔了十年再回小荧幕。说起来,电影咖拍起电视剧,这几年国内外都挺常见的,欧美那边更像是降维打击。 


《大小谎言》、《利器》叫好叫座,这群影后在演“美国中年危机女性”这类角色时,把困于琐碎日常的疲倦,生活分崩离析的无力感,都拿捏得死死的。没有生活体验的人,大概率是很难演出来的。

 


新剧里的Mare外冷心热,有点口嫌体直,可以说很接地气了。真不是只有自带buff光环的女主才算得上有性格,在家庭与事业中平衡挣扎的女性,本身就有足够深的内里可以雕琢。 


所以更多时候,凯特让Mare看起来静默到几近麻木。情绪再上头,她也压抑克制着,冷声冷情地发号施令或者陈述几句。


即便是前夫订婚,家里人选择跟过去热闹一下,反而她的纪念日场合没人去,也只是把话头噎进心里,并没有太多要发火的心情,疲惫叫人只想算了吧。 


中年女人的神采和涨潮的情绪,早被生活消磨殆尽了太多。 



这样的演绎,也注定不会喜提什么“爆发式演技“的热搜。可正是如此,她展现的脆弱、假装不在乎,带来细微颤抖的语调,才会显得那么动人。 


对手戏的演员也都接得住。好的演员,从来对什么炸裂式演技没有执念。她们单单就是融进这个角色里了。当一个人身心俱疲,就不会有多余的火气和心力,碰到能够抚慰的拥抱,她会把整个身体的重量交付出去。 


▲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种垮倒和释放,安静却沉重▲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种垮倒和释放,安静却沉重


有底色有温度的戏码,才是作为观众真正想看到的。而不是悬浮的姐妹情谊,动不动就如胶似漆,也动不动就老死不相往来。 


说这部剧没有bug也不尽然,有些支线显得无用。结局也有很多人觉得未免有些“光明”,我倒是觉着这样的安排更妥帖。 


Mare有很多棘手和心灵困境,死胡同走下去,她可能会像《海边的曼彻斯特》里卡西·阿弗莱克的角色一样,丧到底。 


▲  对卫衣的执念▲ 对卫衣的执念


可细究她这个人,内里多了股轴劲儿,她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她还有彼此尊重的同僚,拌嘴却相互理解的母亲,有心结但彼此在乎的女儿,和羁绊深重但相互原谅的相知好友。 


所以整个看下来,《东城梦魇》不是爽剧,七集也就俩案子,手法还称不上诡谲有花头,可因着人物性格的复杂细腻,也叫人轻易沉迷。 


我其实是今年才多看了几部悬疑探案剧,大热的《无罪之最》之前的文章就讲了,精彩是精彩,可推动我看下去的,也只剩反转和揭秘,像开了瓶的汽水,饮到最后,气消了劲儿也散了。 


《东城梦魇》终究不太一样。它没什么宏大主题也没有卡节奏的酣畅,单开篇几幕街景便定了基调,扫过夜间亮着寂寥灯光的工业区、小镇祖辈埋葬的墓地、鳞次栉比的居民楼。 



无疑这就是一个平凡无奇的小镇,这样的小镇在美国、在欧洲,也是在中国。冷漠、萧瑟的凝滞光景,像是透过后车窗在凝视的霍普画作,还是暗黑版的。大可以想象成这是一方逼仄的舞台,日常生活该有多无聊沮丧。 


小镇里的每一个人也似乎可以触及的,这样的小镇也或许真存在。


以前聊过好几次影视剧集,也吐槽过国产片不愿好好讲述平常人的生活。不少人会觉着说普通人的生活或许太无聊太闷了,现实已经有点苦了,谁还想看。 


可《东城梦魇》讲的就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有无奈有欢快,照样精彩。



我承认,现实主义的剧集确比不得爽剧反转、魔幻天马行空来得刺激,可着实难得。前者其实更充满了不定数,一环扣一环,事情的发展除了得符合逻辑,还要触碰描摹多一分的人性。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现在人们电视剧,敢拍现实题材的少了,拍得好的更少。 


国产剧里,《沉默的真相》算一部。眼见着一个人的成长,他的一切举动都源自普通人会有的情绪,有退缩、有理想,有恐惧、有热血。角色越丰满,越无限接近一个真实的人。 


▲ 感受咖啡也是感受生命▲ 感受咖啡也是感受生命


江明其实和Mare还有点像。他俩都是钻进案子里就停不下来的人,放弃很多东西,不惜以身犯险,都只为了把真相公之于众。 


这俩人看着也都有点灰扑扑的,很生活化,可他们身上,有另一种引人注意的光彩在。 


这样的角色弧光,是生活的泥泞感和人物的敏感交织在一起灌溉的。那些在综艺节目上只会目瞪口呆、大喊大叫的人,是不会有的,他们没吃过苦也大概率不想让自己受苦。 


突然想到,兴许凯特温斯莱特和郝蕾很有得聊,她们有类似的人物画像:拧巴和慎独,面庞充满同样的倔强和怀疑。 


展开自己展开自己


只是,凯特·温斯莱特终究还是幸运很多。她有更好的本子和更宽阔的土壤,不必被拘束在脸谱化的角色里动弹不得。 


不久前许知远和郝蕾的的谈话里,他把郝蕾比作过花。我想,其实她和凯特·温斯莱特无论何种年纪,都是美妙的花。 


但我更想把她俩比作某种蕨类植物,阴暗角落也能展现勃勃生机。


内容编辑:小李Linus,爱你,Kate!



来聊聊

你喜欢的美剧人物


[Miss F ]

和你一起收集生活灵感

业余观察繁华世象

【长按二维码关注】​​​​【长按二维码关注】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