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林楠笙终于放弃了对果党的最后一丝幻想,下定决心,给中央日报寄出那封用左秋明送的钢笔写好的《官渡口》诗信,在强烈的灵魂共振中,我突然就热泪盈眶,真正明白了左秋明给林楠笙送钢笔的意义。
钢笔应可代表正直坚毅、不折不挠的美好品质,笔中之墨则正好对应果党内部这一潭污浊。
纵使身处泥潭,希望你坚定信念、保持自我,如君子之莲,在污浊中永葆高洁、在墨水中汲取养分、在漆黑中找到方向;
亦希望你以钢为骨、以笔为刃,插入敌方,与敌战斗,成为烽火狼烟中的正义力量;
还希望你用青春热血,用所学所长,为国为民贡献力量,书写无悔的人生篇章。
!!!
原来在那么早那么早以前,早到还在特训班的时候,最了解林楠笙的左秋明就已经对他未来的道路满怀期待、寄予厚望。
所以每次离别,他总会充满信心地对林楠笙说:“只要还在一条路上,我们终究会重逢。”
所以他执着地、珍而重之地送林楠笙钢笔,一支丢了,再送一支。(第一次丢失钢笔,是否也隐寓着林楠笙失去了人生方向?)
所以他在危险来临之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自己,用生命为林楠笙点亮了暗夜之灯。
因为他知道,总有一天,林楠笙会如他所愿,用他送的笔,写下他曾写过的入党申请、选择他曾走过的道路、书写他曾用生命燃点的无悔人生!
当看到他的宿愿终于得偿,林楠笙用他送出的笔,写下《官渡口》、写下“邮差”、写下信仰……
我已热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