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养生之大暑

发布时间 :2021-07-22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 “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大暑节气常常在“三伏”的中伏前后,大家会喝三伏茶(三伏天,有十多种中药组成的茶水,可以清凉祛湿)、晒伏姜(冬吃萝卜夏吃姜)、烧伏香(烧香祈福)。关于烧伏香,还有一说,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治疗顽固性疾病,类似我们的三伏灸。


在大暑的夜间,远离城市的地方,闪烁着微光的萤火虫,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萤火虫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天气开始变得炎热湿闷,东汉刘熙说:“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这便是中医文化中多出的“长夏”了。大暑节气,湿气焦灼,伴随了短时雷鸣,大雨倾盆。


大暑三候: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图据网络图据网络


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同时也是大雨盛行的时节,气温最高,水量充沛,农作物生长最快,但是由于天气炎热,身体也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如烦躁、身体重着,怎么办呢?上中医养生,茶包、食疗、浴足、香包全部配齐。



清暑益气香囊

图片图片


功效:

清暑避秽,除湿解毒,醒脾和胃,益气扶正。


组成:

菖蒲叶3克 香薷3克 陈艾叶3克 紫苏叶3克

荷叶1.5克 白蔻1.5克 藿香3克 南沙参5克


用法:

上八味,捣细,装入纱布囊中,挂身边,枕边、车上均可。




食疗养生茶

图片图片



功效:

清暑泄热,祛湿解毒,醒脾和中


组成:

桑叶6克 荷叶3克 藿香3克 金银花3克 白蔻壳2个


用法:

每日一剂做茶饮,小儿加蜂蜜兑服。




防暑解毒食疗药粥方

图片图片


功效:

防暑解毒,养胃和中,除湿散寒。


组成:

绿豆10克 荷叶6克 白蔻3克 陈皮3克 薏苡仁30克


用法:

上五味,熬水取汁2000毫升,加入小米、大米各30克,熬粥,老少皆宜。




消暑清热药浴方(浴足)

图片图片



功效:

清暑避秽,清热解毒,除湿护肤。


组成:

银花藤30克 苦丁茶15克 大青叶30克 

板蓝根30克 桑叶15克 荷叶15克 生黄柏15克


用法:

上七味,冷水浸泡半小时,熬水待温,洗浴全身,以浴足为佳,老少皆宜。每次5分钟。



以上处方由市七医院全国名老中医刁本恕主任医师亲自根据今年的“五运六气”特点而定制。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如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可请中医医生辩证后使用。


小贴士↓↓


1.节气养生茶饮请在餐后服用,若有饥饿感时不可饮用。


2.在炎炎夏日中,吹着空调喝冰饮,是很多人消暑的方式。殊不知,在人体高温的状态下,突然喝冷饮或者吹冷空调,大脑会错误的认为,人体的热量已散发,故而让汗孔闭合,此时,暑湿之邪内闭体内,更容易中暑。(特别提醒:夏日吃西瓜也不可贪多,西瓜本是寒凉之品)


3.“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防中暑非常重要,但不是所有的中暑都可以用“藿香正气”搞定哦。


中暑分为阴暑和阳暑


图片图片


4.如果没有胃口时,最简单的办法是喝粥,减轻胃肠负担,避免油腻、煎炸等燥热食物及难消化食物。苦瓜是当季不错的食物。《本草纲目》中记载,苦瓜“苦寒、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小朋友夏日长痱子时,可以苦瓜捣碎,外涂。


大暑,热之极也,总而言之,大家伙儿记得要注意防暑降温防晒哦!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