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亚洲经济 interview> 《某一天》推翻了金南佶的第一印象

发布时间 :2021-08-02

​​第一印象不怎么样。演员金南佶对电影《某一天》的剧本感到不好意思,觉得像是“脱离现实的幻想”,所以拒绝出演。“本来就很讨厌肉麻的东西”,所以没想过会出演这部作品。

但是金南佶对这部作品有了不同的看法。这是某一天,突然发生的事。作品与角色贯穿了他的内心。深切体会到“根据情况或环境,接受的东西会有所不同”。“独自读着剧本,甚至大哭了一场”的他就这样决定出演《某一天》。

《某一天》是讲述了看到陷入昏迷状态的女子灵魂的男子江秀(金南佶饰)与因为意外的事故而变成灵魂而初次看到这个世界的女子微笑(千玗嬉饰)之间的故事,在此中可以更详细地看到金南佶的变化。



到底出现了什么变化呢?
- 没有特别的契机。当时正在拍摄《杀人者的记忆法》,可能是因为饰演连环杀人魔,所以变得非常敏感。在此期间《某一天》的剧本感性地触动了我。觉得又可怜又心疼。哭得很厉害到了拍摄现场,元信延导演甚至责备说:“像猪皮一样的眼睛,为什么这么感性呢?” 所以也曾对导演说‘我现在要善良地生活了’。 想要向观众们传达这种情绪。

以出演为契机也谈到了关于电影界的构造
- 我个人对素材的多样性感到渴望。现在电影界只制作价值的‘千万’电影。千万电影就是好电影吗?虽然我喜欢商业电影,但是我也喜欢与享受这种多样性的电影。观众们也是一样的。我们要想接触到更多的类型与素材,这些电影也得好好做。

从以前开始就一直谈到对于演技的渴望。想做放松的演技。《某一天》是一部能解渴的作品吗?
- 也是解渴的作品之一。过往的作品也算是。 并不是说忽视了这部电影,而是每部作品都有这样的想法。在拍电影一年以后才开始上映,(随着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的尴尬。我个人也感到有些遗憾。

这部作品给人的感觉确实很放松。与梦幻的情况不同,演技非常真实。
- 我觉得这个部分很重要。因为职业部分不是专业性的电影,所以不想着重。只是语气用了平时的语气,想让大家觉得是身边经常可以看到的人物。



虽然有很多书面台词,但台词的语调也确实很接地气。
- 我觉得把我的形象投射出来更好。《潘多拉》的载赫与《某一天》江秀跟我接近的地方很多。因无法表达多情善感或肉麻而发牢骚,我想如果将这种感觉表现在电影中,也许不会那么肉麻。

不是像《潘多拉》那样表露感情,而是需要在内心深处的演技。这应该更难吧。
- 没错,情绪强烈的话反而更容易表达。“我隐藏起来了”式的演技让人非常辛苦。饰演江秀时,既要隐含悲伤,又不能表露伤痛。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在有痛苦的空间里拿出怜悯与负罪感。在感到心理阴影时,也想淡然地表现出来。真的像平常一样。

因为与千玗嬉不是浪漫爱情所以更好吗?
- 第一次要与(千)玗嬉拍电影,周围的人都问我‘是激情爱情片吗’。可能是因为两个人演过的角色都很强烈,所以才会那样。我说了很多次不是的,还说‘那个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的浪漫爱情片吧’,其实完全不是。哈哈哈。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很新鲜的。最近,在电视剧和电影中,如果男女搭档,往往讲述浪漫爱情题材的故事。这相当于提示我们的电影可以以其他体裁来解释。



看到电影的结尾,对于江秀是否克服了伤痛不禁存疑。
- 应该过得很好吧。我觉得那是开放的结局。有可能会找到其他的爱情,也有可能因为对妻子太爱而独自过活,也有可能因为生活太累而死去。那个不得而知。

从个人角度看,江秀似乎背负了很多包袱,对此感到非常遗憾。就连一直依赖的微笑最终也好像把包袱推卸给江秀。
- 我也是这么想的。站在江秀的立场上真的是不愿意做的选择。甚至有人提议说,由于微笑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能否把握时间陪她走完人生。但是剧本的起点本身就是江秀的选择,所以不行。关于尊严死,我确实感到巨大的沉重感。也是引起争议的部分。 但是不要直接展现。

下一部作品是《杀人者的记忆法》。饰演了与《某一天》完全不同的角色。
- 饰演的是连环杀人魔。要求我展现既不是反社会人格,也不是精神病患者,在医疗上没有命名的形象。说要是能像卸妆的小丑一样就好。导演还送了我Heath Ledger panel礼物,每天都仔细观察着。如果说江秀是逐渐失去感情的角色,那么《杀人者的记忆法》则是完全没有感情的角色。​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