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服饰上承周汉、下取唐宋,不仅将冠服制度体现得淋漓尽致,更是出现了如“立领”等前代未见的款式,是中华传统服饰典型代表。
山东博物馆前段时间圆满结束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史无前例的展陈了30余件明代传世成衣实物的精品,对明代服饰的宏美气度和文化精髓进行了精彩解读。
在这些珍贵的文物中,有一件长衫格外引人瞩目,它就是出自“天下第一人家”衍圣公孔氏家族的“明 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
国宝档案:
明·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山东博物馆藏)
身长126.5、腰宽64、两袖通长220.5、袖宽91.5厘米。
竖领、大襟右衽、阔袖,右侧腋下缀一对白色暗花纱绣蝴蝶纹垂带。前胸、后背处用平金绣等技法绣过肩蟒、花卉等纹饰,左右袖前后各绣一只侧蟒,蟒纹周围绣饰浪花、花卉、盘金线如意云头。
图|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三维模型
这件长衫为衍圣公夫人所有,是多用于时令节日、寿诞、筵宴、婚礼等吉庆场合的吉服。在明代,吉服还未被纳入冠服制度中,但在各类典章政书、文学作品中却被屡屡提及。这件长衫的颜色,古代称之为“香色”,在香色与金色蟒纹的交相辉映下,明朗柔和、浓淡相宜的色彩氛围给人以华贵典雅的视觉感受。
图|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暗花底纹
长衫的衣料为芝麻纱。“纱”质地轻薄,透风凉爽,为达官贵人所青睐。明初规定皇帝、皇太子、皇后礼服配素纱中单,百官上朝、公座所穿盘领右衽宽袖袍料也可用纱。嘉靖十六年规定四品以上官员及五品堂上官、径筵讲学官才许穿纱,可见“纱”在明朝的地位之高。
明代纱的品种丰富,《天水冰山录》记载罗有素纱、云纱、闪色纱、织金纱等品种,其中芝麻纱又称芝麻地暗花纱,是以织成似芝麻粒状的纱孔为地子,以平纹显花,在本色地上织本色花的衣料。芝麻纱美观雅致,极具丝织品的表现力。
图|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纹女长衫过肩蟒纹纹饰
图|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
袍服衣身装饰云肩袖襕,主体过肩蟒神采奕奕,令人眼前一亮。领子部分在圆领的基础上加立领,更显别致大方。“立领”是由交领衍变而来的,最初大约在明朝中期出现。立领的出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出于保暖的需求,明朝正处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小冰期”,天气异常寒冷,用立领能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二是明代对女性保守的观念,促使服饰设计倾向于将身体最大限度的包裹起来。三是出于装饰的需要,为了突显领部的金属纽扣。明立领既有端庄得体的装饰效果,又能很好的包裹颈部,因此在明后期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了汉族女性重要的服饰代表样式。
图|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立领部分
孔府旧藏明代服饰经历数百年的世代传承,目前已存世不多,作为汉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件“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历经五百年的风霜洗礼,仍然以如此华美明艳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诉说着明代士大夫阶层礼仪制度和审美风尚,为我们在探寻明朝曾经繁华的路上,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和想象空间。
错过“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的小伙伴不用着急,在【衣冠大成虚拟展厅】中也能欣赏到“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的魅力哦~
衣冠大成虚拟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