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中国海军第39批护航编队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接替第38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上午9时许,北部战区海军在码头为护航编队举行起航出征仪式。伴随着军乐声,编队舰艇依次解缆。
缓缓驶离码头、甲板上,护航官兵精神抖擞,整齐列队向祖国和亲人挥手道别。
第39批护航编队,由导弹驱逐舰乌鲁木齐舰、导弹护卫舰烟台舰和大型远洋综合补给舰太湖舰组成,携带舰载直升机2架、特战队员数十名
其中,乌鲁木齐舰为首次执行护航任务。
公开资料显示,乌鲁木齐舰(舷号118号)是一艘2018年初交付入列、2018年年中完成全训的052D型新锐舰艇,隶属北部战区海军。
2020年年初,乌鲁木齐舰曾高调展示了其先进的垂发系统“左右开弓”,先后发射了反舰、防空导弹。央视报道画面显示,该舰使用舰艏垂发连续发射两枚不同种类的战术导弹,其中第一发是是鹰击-18型战役反舰导弹、第二发则红旗-9B型远程区域防空导弹。
鹰击-18是一款典型的亚超音速结合导弹,即导弹飞行初中段采用亚音速,进入末段攻击的阶段,速度提升到超音速,兼顾攻击射程和突防能力。
在2019年10月1日的阅兵式上,这款由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潜射、舰射反舰巡航导弹鹰击-18和其改进型鹰击-18A首次公开亮相,向世界揭开了这型先进反舰导弹的面纱。其气动布局类似俄制“俱乐部”反舰导弹,由助推器、亚音速巡航模块及超音速攻击模块构成。
作战中,亚超音速结合反舰导弹利用助推器从发射后,亚音速巡航模块会打开一对短翼,并利用小型发动机实现长距离亚音速掠海飞行。外界普遍推测,鹰击-18的攻击距离可能超过500公里,远远超过鹰击-62、鹰击-83的射击距离,将解放军海军的反舰力量推向新高度。
此次任务准备阶段,编队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规定要求组织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编队指挥所紧盯护航行动可能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实际威胁,按照全要素实战化训练要求,重点开展了实际使用武器、反恐反海盗、航行补给等针对性训练,锤炼提升编队遂行任务的能力,有效检验方案预案的可行性和任务兵力协同配合。
据了解,截至9月下旬,中国海军先后派遣39批124艘舰艇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全面提升了海军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