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三教皆讲人生而苦,修行各有法门。基督需时时忏悔,伊斯兰需保持对主的信仰,佛教需正念,均以求死后有良好之归处。本土的思想从不讲来生,子不语怪力乱神;道家讲修行而飞升;汉传佛教禅宗重顿悟,明心而见性。牟宗三讲人类有本体,在具体的地方会开出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中国开出来的是内求之道,万物皆在此心,何必外求。西方开出来的是外求之道,神与主,我之宰。人生而苦,法门自在随心处,内外合一,物我无异。
苏轼是儒释道三通者。《赤壁赋》云“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物我两忘,意蕴悠长。主体与客体相统一,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自在随心,其乐无穷。但追求随心亦困难重重。第一处以明心,明心需正心,不求虚妄,不念来往;上德之,下蓄之,外察之,内静之;以万人心为自心,以自心扬万人心。第二处以察物,云起而雨过,电闪而雷鸣;东有朝晖,西有落日;非为敌,同为友;绰绰兮,察外物。
意与事相和,自在随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