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日记】311:伤员后送演练

发布时间 :2021-10-11

​​  


  撰文/周磊·南苏丹·朱巴

  编辑/渝夫·中国天津·河东


  【渝言不止】


  及时有效组织伤员后送,既是人道主义的需要,更是持续保存战斗力的需要,必须抓在平时、练在平时。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训练目的。



  今天是2021年10月9日,中国第七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抵达朱巴营地的第311天。

  早上6时10分,维和步兵营组织全营班长以上骨干、全体机关干部观摩了保障连的伤员后送演练。伤员后送是朱巴战区明确的考核科目,也是朱巴战区司令专门赋予给中国营的任务。昨天上午,朱巴战区训练科参谋Mike Earnshaw上尉专程进行了考核验收。

  伤员后送训练,在联合国标准作业程序中有着明确的规定,是每一名维和军人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无论是在国内集训时,还是到达南苏丹任务区后,中国营都将伤员后送训练作为重中之重突出出来。

  “维和就是战场,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随时都会直面生死考验,必须用最佳的方式、最快的速度进行抢救,保证伤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杨忠举营长做任务动员时,再一次强调了伤员后送的重要意义。

  保障连受领任务后,依托侦察排和一级医院,根据标准作业程序,对伤员后送课目进行了重点研究。整个演示以执行长巡任务遭受政府军与反政府军交火波及为背景,区分8个步骤组织实施,全程战场氛围浓厚,尤其在现场救治、上报九行表和开设野战直升机起降场3个环节,衔接非常紧密,进一步展现了中国维和步兵营的专业。

  特别在现场救治环节,一级医院的4名卫生员分工明确:王朋朋负责心肺复苏,向圩负责止血包扎,别郅伟负责心电监护,李梦负责静脉输液,军医张林负责除颤仪,大家手法娴熟,配合默契,在伤员救治的每个细节都透露着中国军医的专业。

  “中国营的这个科目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组织得这么好,尤其是你们所展示出来的专业,让我感到很震撼,你们的做法无疑是最优的选择,我会向战区司令上一个专项报告,来汇报你们出色的工作。”这是昨天朱巴战区训练科参谋Mike Earnshaw现地考核后,对中国营的评价。

  给一个舞台就奉献一份精彩。对维和步兵营的官兵来讲,我们高度重视每一次展示。在国际维和的舞台上,我们不仅仅代表个人,更代表着伟大的祖国,我们只有为中国人争光的权利,没有抹黑的义务!


  周磊2021年10月9日23时30分写于南苏丹朱巴UNhouse 2号院,渝夫2021年10月11日晨完善于北京石景山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