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维(威尔)八大均线买卖法则和波位 【经典图文版】

发布时间 :2021-10-19

​​经典图文: 葛兰维(威尔)八大均线买卖法则和波位经典图文: 葛兰维(威尔)八大均线买卖法则和波位

在移动平均线战法中,美国投资专家葛兰威尔(葛南维)创造的八项法则可谓其中的精华,历来的平均线使用者无不视其为技术分析中的至宝,而移动平均线也因为它,淋漓尽致地发挥了道氏理论的精神所在。

葛兰维尔(GranvileJoseph)在1960年发表了均线交易八法则,使用的就是常用的简单均线,又称算术均线(SimpleMovingAverage),并发现均线有一定的规律并具备价位的支撑和压力的作用。

这里做详细地解释。


八大法则中的四条是用来研判买进时机,四条是研判卖出时机。

总的来说,移动平均线在价格之下,而且又呈上升趋势时是买进时机。反之,平均线在股价线之上,又呈下降趋势时则是卖出时机。

买入法则:

1、平均线经过一路下滑后,逐渐转为平滑,并有抬头向上的迹象。别外,股价线也转而上升,并自下方突破了移动平均线,这是第一个买进讯号。

2、股价线开始仍在移动平均线之上,但呈急剧下跌趋势,在跌破移动平均线后,忽而转头向上,并自下方突破了移动平均线,这是第二个买进讯号。

3、与2 类似,但股价线尚未跌破移动平均线,只要移动平均线依然呈上升趋势,前者也转跌为升,这是第三个买进讯号。

4、股价线与移动平均线都在下降,问题在于股价线狠狠下挫,远离了移动平均线,表明反弹指日可待,这第4个买进讯号甚为许多短线客喜爱(所谓抢谷底),但切忌不可恋战,因为大势依然不妙,久战势必套牢。



卖出法则:(与买进四法则相互对应)

1、移动平均线从上升转为平缓,并有转下趋势,而股价线也从其上方下落,跌破了移动平均线,这是第一个卖出讯号。

2、股价线和移动平均线均很令人失望地下滑,这时股价线自下方上升,并突破了仍在下落的移动平均线后,又掉头下落,这是第二个卖出讯号。

3、类似2,问题是稍现反弹的股价线更加软弱,刚想突破移动平均线却无力突破,这是第三个卖出讯号。要注意的是卖3与买1不同,买1是移动平均线自跌转平,并有升迹象,而卖3,平均线尚处下滑之中。

4、则股价一路暴涨,远远超过了虽也在上升的移动平均线,暴涨之后必有暴跌,所以此处是第4个卖出讯号,以防止暴跌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详细解读   ------    

(一)葛兰维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
法则1:买点1、
平均线由下降逐渐走平,且有向上抬头的迹象,而股价自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时是买进信号。
解读:
均线系统由下降转为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需要很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一价位区的换手越来越多。此时股价一旦向上穿越均线系统,对于在低位买入者来讲突然获利丰厚,必然会造成低位买进的投资人大量获利抛售。只要股价可以高位站稳,成交量放出巨量加以配合,就说明必然有巨大资金介入了。因为没有大资金的介入,股价是无法有效突破均线系统的。既然有大资金介入,后市上涨就是很正常了,所以作为买进信号。
法则2:买点2、
股价趋势走在均线之上,股价突然下跌,没跌破移动平均线,又再度上升,是买进讯号。
解读:
均线所代表的是平均成本,那么股价跌到均线即止跌反涨,说明抛压是因为获利丰厚导致,一旦股价跌至均线,投资人利润减少,卖压就迅速降低,并很快又继续回升,表明市场气氛良好,股价很快会再创新高,因此为买入信号。
如果股价下跌至均线附近伴随着成交量的迅速萎缩,然后起稳并上涨,继续上涨的可靠性更高。
法则3:买点3、
股价跌至平均移动线下方,而平均移动线短期内仍为继续上升趋势,不久股价又回到均线上方,是买进信号。
解读:
性质基本与第二条相似,可参考第二条的注译,只是下跌的力度较大。
法则4:买点4、
股价趋势走在平均线之下,突然出现暴跌,距离平均线非常远,极有可能随时再度靠近均线,亦为买进时机。
解读:
股价的暴跌,会造成投资人突然亏损极为严重,严重的亏损会使投资人无法下决心割肉卖出手中持股,而产生强烈的观望情绪,致使很轻微的买气,很容易迅速将股价推高,因此为买入信号。
法则5:卖点1、
均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为水平,且有向下跌的倾向,当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时,为卖出信号。
解读:
均线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盘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量筹码在这一价位换手,是大多数投资人的平均持仓成本区域。此时股价一旦下跌,导致所有在这一价位的买入者,全部被套牢。出于对亏损的恐惧,任何一次股价回升至这一价位区,都会因解套压力而迫使股价再次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法则6:卖点2、
股价趋势在均线之下,回升时未超越平均线,再度下跌,为卖出讯号。
解读:
股价回升到均线附近就重新下跌,说明一有解套的机会或者少亏投资人就争相出逃,造成股价的下跌。表明此时投资人心态不稳,有很强的卖出欲望,这种心态会导致股价继续大幅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法则7:卖点3、
股价仍然涨过平均线上方,但平均线继续下跌,不久股价又回到均线的下方,为卖出信号。
解读:
这种走势的性质与卖点2较为相似,只是反弹的力度相对较大,参考卖点2的定律注解。
法则8:卖点4、
股价走在平均线上方,突然暴涨,距离均线越来越远,为卖出时机。
解读:
股价向上大幅暴涨之后,投资人不论在短期买进还是中长期买进的都突然获利丰厚,极易引起大量获利回吐,造成股价迅速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以上八大法则中买点3和卖点3不易掌握,具体运用时风险较大,在未熟练掌握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法则前可以考虑放弃使用。
买点4和卖点4没有明确股价距离移动平均线多远时才是买卖时机,可以参照乖离率来解决。
很多投资人经过长期实践之后,认为买点4和卖点4 比较不易与实际配合,运用时风险较高,如不是非常熟悉均线系统,投资人最好放弃不用,以免承担过大风险。
运用均线系统最为稳妥的做法是相互结合使用。
葛兰维定律:
买点1与买点2合并使用:
平均线从下降趋势转为水平而有向上波动的趋势,股价从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均线,不久,回调时若不跌破均线,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买进时机。
如果这时再配合股价在颈线附近的企稳,成交量逐步萎缩就更可以确认是最佳的投资机会。
这种情况必然只有在底部形态完成之后的反抽过程中才会出现,它所要反映的市场气氛和买进原因与底部形态的突破之后的反抽是完全一样。
卖点1与卖点2合并使用:
均线走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水平,且有向下倾斜的倾向,当股价从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回升时无力穿越均线,再次下跌,为卖出时机。
如果成交量随着股价的回升有略为缩小的迹象,就更加可肯定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卖出时机。
这种情形必然出现在顶部形成之后的反抽过程中,所反映的市场气氛与卖出原因与顶部形态完成之后的反抽完全一样。
(注:关于这一点,本人不是很赞同,买进要谨慎,卖出要坚决,对于卖出,实战中,出现卖点1就可以执行,而不是一定要等回抽再卖。)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尽管形态分析和趋势分析的进出时机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事实上殊途同归,都是投资人从不同角度对市场的观察结果。

(二)移动平均线的买进时机:
1、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显现多方力量增强,已有效突破空方的压力线,后市上涨的可能性很大,是买入时机。
2、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三条移动平均线呈多头排列,显现说明多方力量强盛,后市上涨已成定局,此时是极佳的买入时机。
3、在强势股的上升行情中,股价出现盘整,5日移动平均线与10日移动平均线纠缠在一起,当股价突破盘整区,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再次呈多头排列时为买入时机。
4、在多头市场中,股价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而未跌破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仍向右上方挺进,说明股价下跌是技术性回档,跌幅不致太大,此时为买入时机。
5、在空头市场中,股价经过长期下跌,股价在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恐慌性抛盘不断涌出导致股价大幅下跌,乖离率增大,此时为抢反弹的绝佳时机,应买进股票。

(三)、移动平均线的卖出时机:
1、在上升行情中,股价由上向下跌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形成死亡交叉,30日移动平均线上升趋势有走平迹象,说明空方占有优势,已突破多方两道防线,此时应卖出持有的股票,离场观望。
2、股价在暴跌之后反弹,无力突破10日移动平均线的压力,说明股价将继续下跌,此时为卖出时机。
3、股价先后跌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有向右下方移动的趋势,表示后市的跌幅将会很深,应迅速卖出股票。
4、股价经过长时间盘局后,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开始向下,说明空方力量增强,后市将会下跌,应卖出股票。
5、当60日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趋势转为平缓或向下方转折,预示后市将会有一段中级下跌行情,此时应卖出股票。
6、股价下跌反弹时,股价向上逐次攻破5日,10日、30日均线,当股价在10日移动平均线上方运行,与10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距离突然拉大,且K线出现射击之星,表示近期内获利盘丰厚,多方力量转弱,空方力量增强,反弹将结束,此时应抛出所持股票。


本文系综合整理转载,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共勉!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