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是秋天向冬天过渡的月份。秋冬交替时节,各种汤成了不可缺少的美味。滋补从喝汤开始。一锅好的汤不仅营养丰富,还健康美味,而且热汤还可以祛除寒意。
11月份喝什么汤
01、萝卜玉米炖排骨
萝卜有着“地人参”、“小人参”的美誉,寒冷季节吃萝卜尤其有好处,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谚语,这是因为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等等作用。一到冷天萝卜便被大家放进了菜篮子,成了老百姓餐桌不可缺少食疗佳品。这款汤里放了白萝卜、甜玉米、排骨和海带结,再配上姜,一起煲汤,非常滋补保健。
原料:排骨、玉米、白萝卜、盐、姜片、葱、料酒。
做法:1、海带结事先泡发好。玉米切断,排骨切块,白萝卜切滚刀块,姜切四片,葱切断。排骨洗净入开水锅中焯一下捞出再洗净。2、将排骨放入砂锅里,加姜片、葱段和料酒,大火开后转小火炖一个小时。加入海带结、切块的白萝卜和玉米再炖半小时,加入盐即可。
02、山药莲子汤
山药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莲子能补脾益胃,涩肠固精,养心安神。山药莲子汤有益气健脾的功效。适用于脾气亏虚、运化失常所致的精神疲倦、困重乏力、食欲不振、两足浮肿。
原料:人参15克、甘草5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等药材,以及生山药半斤、生莲子四两、猪小排1斤、米酒少量、盐巴少许。
做法:1、把人参、甘草、茯苓、白术等药材放到锅子内,加水五碗,等水整个烧开后以小火熬约40分钟,然后过滤取药汁备用。2、猪小排洗干净、川烫过之后放入锅内,加入山药、莲子、米酒、盐巴、药汁,最后加适量水即可入电锅熟。
03、猪手眉豆汤
眉豆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特别适宜急性胃肠炎、恶心、烦躁、口渴欲饮、心腹疼痛、饮食不振的人服食。肿瘤患者宜常吃眉豆,有一定的辅助食疗功效。眉豆在烹调前应用温水浸泡再食用,如生食,在食后3~4小时部分人可引起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中毒反应,所以一定要煮熟煮透。
原料:猪手1只、眉豆200克、香葱2根。盐2克、姜1大块、米酒10克。
做法:1、准备好食材,猪手用刀片小心地刮去表面的细毛,洗净之后用刀斩成大件,再放入盘中,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去尽猪手中的血水。眉豆洗净表面灰尘后,也倒入碗中,加入适量温水浸泡1小时,直至眉豆体积变大,饱满充盈。2、把浸泡好的猪手从清水中捞出,放入汤锅中,加适量的水,姜拍碎,倒入高度米酒,香葱打结成香葱结,一起入锅中大火煮开,转小火炖煮1个小时。加入泡好的眉豆,再煮30分钟,豆子开花了,猪手软糯了,调入盐,即可。
04、枸杞乌鸡汤
乌鸡是很好的药膳食材,鸡汤本是滋补之物,用乌鸡滋补效力就会大增,而且乌鸡鲜味足、脂肪少,可谓美味与营养兼具,口感细腻甜香,喝上一口,让人回味悠长。
乌鸡汤,配以北芪、党参、枸杞等,有行气活血之效,对冬天畏冷之人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行气活血,乌鸡汤增强抵抗力,对女性血气不调、畏冷有很好的滋补效力。
原料:乌鸡、北芪、党参、枸杞、花雕酒。
做法:1、洗净宰好的乌鸡,去皮,起出鸡肉,再切片;肉片用少许盐、油腌好。2、热锅放2汤匙油,下鸡骨架略煎,再放入已煮沸清水的瓦煲里,下北芪、党参和枸杞,文火煲一个小时;转大火,淋入花雕酒,下盐,放鸡片,灼熟即可。
以上就是喝汤的一些细节,需要大家多多关注一下,平时也要进行锻炼身体,同时搭配营养的膳食,多多关注天气的变化,如果转冷了一定要多加衣服,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