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震南|“褒贬任剪笑骂随意”

发布时间 :2021-11-13

​​Cr.@夏殇是只温柔的鮟鱇鹅




罗列几个关于他的场景:




《创造营2019》:导师问他既然已经出道了,为什么要来参加这个节目。他说“我想学习,成为一个能够用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意志的艺人”




《微博》:“我希望大家care我的作品,而非care我这个人,因为我很努力把自己的意志和爱都放进作品里”




《某次采访》:问题是“你怎么评价自己现在的作品和表演”。他说“我现在属于创作一首歌,现场就是一步一步毁掉的过程。表演时我无法把我的内心演绎出来,和作品融为一体。如果100%算完美,那这个作品可能只有0.1%”




《潮音战纪》:“对我来说音乐最重要的就是,表达我内心的一些东西”




《周震南使用说明书》:“如果你想和我做朋友,最重要的是保持自我”




《明日之子》:“我觉得在比赛中,最可怕的就是丢掉了自己,突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中国青年报》文章:“如果要给青春下一个定义,那么我的青春就是要去勇敢追梦,就是要去做一些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去成为一个自己真正想成为的人。”




等等等等。




类似的话他还说过很多。不过主题已经很明显了,对于周震南来说,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自我表达。他几乎所有正经的聊到自身思想的采访,都绕不开这四个字。不是在思考“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我如何才能把真实的自我的意志表达出来”。这是他从16岁参加明日之子时候开始就一脉相承的东西。




表面上,他是一个唱跳歌手。学唱歌,跳舞,rap,创作……就好像跟所有人一样,技多不压身么。可如果往内里去看,他的“目标”并不是想要成为一个最好的歌手,或者最好的舞者——当然他在所有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但说到底,vocal和dance都只是他的“手段”而已。他之所以学习这些技能,不是为了技能本身,而是为了利用这些“手段”去达到他的“目标”——自我表达。




在《明日之子侃侃看》里,有一幕很触动我,就是他的声乐老师说:周震南以前不愿意好好学声乐,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rapper,但是后来却回过头来说,老师我要学唱歌。




因为他遇到了自我表达的瓶颈。他发现如果没有唱歌的话,他在某些时刻光靠rap和舞蹈会无法完美表达出自己的意志的,所以他又反过头来学。他把这些技能的位置都摆得很清楚:就是自我表达需要什么,他就练什么。他的一切东西都不是为了技艺本身,而是通过技艺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所有人都会说我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但他说的是”成为一个自己真正想成为的人“。




所以我觉得,在对于整个人生意义的意识上,18岁的周震南碾压绝大多数的人,无论什么年龄。他不是随着人流,为了达到某个从小被教育会的“优秀”的标准在努力奋斗。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寻找自我,寻找实现自我的方法和路途,并在巨大的外界压力中拼尽全力保持他想要实现的自我。




他的这些言论和态度真的震撼到了我。




然后既然说到了技艺,就要提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这个问题下几乎每一个回答都提到的:他为了这个人生目标,做出的几乎是逆天改命式的努力。




那天看到有人评价创造营2019的公演,说“周震南除非晕倒在舞台上,不然没有车祸的可能性”。然后有人在下面哈哈大笑说“谁能想到两年前的周震南,是一个靠脸吃饭,每一场都要全员担心他忘词车祸的花瓶选手”。




当时看到这一句话真的是一边笑一边心痛。




从《明日之子》到《创造营2019》,每一个人对他的评价都绕不开“努力”“拼命”。明日之子里从导师到对手到工作人员,每一个人谈论周震南都开口就是通宵练舞写歌背词,创造营2019上岛一个月瘦17斤,写歌写到凌晨四点,生病不吃药,几乎不睡觉。等等等等。类似的论据我可以罗列很多,但是其实最打动我的是他跟姚琛的谈心会议里,他说了一句“没办法,只能练”。




他说出这话时候的冷静和理所当然,比很多优美的形容更加在一瞬间击中了我。




18岁啊。18岁有多少人还在研究着怎么去找一飞冲天的捷径的时候,他已经能很冷静地说出“没办法,只能练”。死磕,跟自身的局限死磕,跟飞速流走的时间死磕。他的“自我表达”不是说着好听而已。他为实现自我表达找好了一条路——即通过“舞台”来实现。然后为了“舞台”,他倾尽一切。




所有能为自身目标拼了命的人,都是对普通人有致命吸引力的。因为“天道酬勤”是每个人都想要去相信的东西,所有都希望相信,超越极限的勤奋和努力可以让我们实现梦想。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几乎每个人都想要去相信这一点。毕竟如果我们无法相信“天道酬勤”的话,那还怎么有动力去继续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呢?




没错,在这个行业里,每个人都很努力很拼命。可他依旧是那个拼命到震撼到所有人的人。而且在看起来机械式地练习与进步的同时,他也从来没有过一秒钟忘记自己的最终目标。甚至可以说,所有人都看得到他在具象化的地方的努力,但他精神上对自己的锤炼甚至还远远超越了技能上的进步。补档的时候,最震撼的就是连着看明日之子和潮音战纪的时候。从明日之子的最后一场,到潮音战纪的第一场,这个小孩,无论是与选手对谈时体现出的思想,还是实际做成的舞台效果,用“进步”两个字来形容都太苍白了,恐怕要“脱胎换骨”才能描述。而这当中,仅仅只隔了一年的时间。




说到“拼命”,周震南身上还有一个让我很震撼的地方:就是他对于自身的极度严苛,和对于外部环境的极度“温柔”。




在明日之子的舞台上,他有过一个名场面,这句话也被很多回答提到:赢是赢周震南,输是输周震南。




这句话其实看到的当时我没有很理解,因为“唯一的敌人就是自己”这句话被用得太多太滥了,以至于都无法体会到它的意思。直到后来看潮音战纪,最后一场。潮音战纪最后的规则是观众票数+“评委”票数决定最后的胜者,而当时观众和评委都知道,周震南一组人气已经遥遥领先,根本不需要评委也已经夺冠。恰好当时周震南的对手舞台发生技术故障,并完美救场,因此当时五位有投票权的“评委”通通在已知结局的情况下,半真心半友情地把票投给了周震南的对手。




当时17岁的周震南站在那里,说实话很尴尬,而且他自己并不知道实时人气状况,所以肯定是有点伤心的。主持人问他怎么想,他说(这在我心里是不亚于前面那句话的名场面):我跟Samuel努力了十期,是为了唱完这最后一首歌,而不是为了拿最佳拍档。




换句话,他说:我站到这里,是为了借这个舞台完成我的自我表达。尽我所能把这个时期的周震南展现在了舞台上,我的目标就达到了。至于最后的胜负,有是锦上添花,没有也无所谓。




同样的话在明日之子也说过一次,就是他最后唱《ALittleBraver》之前,站在他对面的好兄弟马伯骞心情复杂到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但他却笑着拿起了话筒说:我走啊,没关系,在这个舞台上,我已经获得我想要的,就是战胜自己。




他说这句话时候,彻底的超脱和平和感,我相信看过的人都能感受到。




“与世界和解”,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困难的命题。但是明日之子一路走下来,能感受到他是怎么在魔鬼的赛程里渐渐做到了这一点。他确实表面上怼天怼地,可哪怕在最著名的中二神曲《HateMe》里他也没忘了写一句“ActuallyIhatemyselftoo”。对他来说,重要的永远都是自己。外界的压力再大,他恐惧的也不是外界,而是怎样在这种压垮了无数人的压力中保持自我。




他很拼命,但你从他身上看不到一点“力有不逮怎么办”的焦躁感。哪怕有,也是对着自己,恨自己为何还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的,而不是对着“如果我做不到了,我会输掉/会得不到/会被嘲笑”的。




这种心态的养成,诚然是与他的富裕家境分不开的。但无论怎么样的家境,能够做到真正实践“我的对手只有我自己”的格言,我还是会深深为他折服。




说实话马伯骞说他的一句话我觉得很绝。他说周震南是个“对世界上任何事情都用理性做判断,然后用感性去接受它们”的人。




说实话,就周震南在很多采访中表达出的言论和思想来说,展现出来的绝对是一个理性的形象。但是,任何人对世界的理解都不是凭空得来的。我有时候会想,他是要经历多少个把自己凌迟的日日夜夜,才能以18岁的年纪,对世界有这样多通透的认知啊。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关于他的身高。他看起来对自己身高的梗一点也不介意,日常十句里面有八巨要自嘲自黑,可是想一想:一个对舞台,对偶像事业有梦想的孩子,要怎么才能去接受自己身高上的硬伤?要怎么才能接受因为先天性的因素,无论如何努力,都可能一辈子也无法成为最优秀的偶像这个事实啊?




我都无法想象他要经过多少个辗转反侧的日日夜夜,才能逼迫自己接受这个事实。在这个过程里,他是不是埋怨过上帝,埋怨过父母,埋怨过命运,然而一步一步的,他又是怎么跟这些无法改变的事实和解的呢?




我无法想象这个过程有多痛苦。




他用理性去思考所有的事情,知晓世界的局限,自身的局限,知晓极限在哪里,知晓会有多少坎坷和痛苦等待着自己。




然后用感性去接受这个残酷的世界。用自身的每一根神经末梢,用极度敏感,柔软和易碎的心灵,去接受这所有的千锤万凿,感受人世间一切的喜怒哀乐。那些难以言喻的情绪,只有感知到了,才能确认自己是谁。只有确认了自己是谁,才能实现真正个性的,只属于他这个个体本身的,独一无二的自我表达。




在他的身上就是有这种残酷的美感,像希腊神话里的伊卡洛斯一样,知道世界上无法改变的事情,知道自己的结局不是触摸到太阳,而是熔化在那道看似触手可及其实永不可抵达的光芒里。可他依然要向着太阳飞过去,并且还在这条路上拼尽全力。




我对他的初印象就是创造营的舞台上,他唱的那首《Iwillshowyou》。在那之前10分钟,我还在吐槽这个人太矮,普通话不标准,性格也不讨喜。然而当他开口的一瞬间,却感受到了一种莫名且致命的吸引力。




后来想起来,可能就是从他全身每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那种关于“自我表达”的欲望。




他不是用技巧在唱一首歌,而是剜出了自己的心头血,试图把自己整个人——所有的意志,所有的爱,所有的思想与情绪——都汇聚在他唱出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舞台上的动作里。




这种真诚是无法用技艺去达到的,也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可能只是心与心之间的电波撞击吧。




而我感受到他的愿望了。




所以突然就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他。走火入魔一样。可能是因为,他的身上有我想要去相信的,这世界上一些美好的东西。我想要去守护那些美好的东西,比想要守护我自己还重要。




(我知道很多人要说这只是我臆想中的周震南,不是真正的他。没错了。但我觉得追星本来就是一个臆想的过程吧。重要的不是真正客观的他是什么样子的,而是我理解的他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对着我理解的那个样子去付出现实生活中难以产生的强烈的情绪。“去爱永远不会看到第二次的东西,在火焰与狂喊中去爱,随机毁灭自己。人们就在这一瞬间活着”——这就是追星的感觉吧)​​​​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