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篇,百里二郎最吸引我的,竟是那份“不通半点人情世故”的耿直。
品菜时,“尚可便是尚可”“没评过就是没评过”,不管对方什么身份,不管围观者如何吹捧,只遵循自己的标准。
婚娶时,不想被婚姻羁绊,便对娘子直言“不愿成婚”,对丈人直言“确实如此”,顶着臭脸,无视宾客的议论纷纷。
查案时,更是不顾官级僭越,不顾男女之防,甚至突破伦理之限,只顺着高速运转的大脑,直击问题要害,寻求真相。
如此种种,配上理所当然的神色,毋庸置疑的语气,将一个家境优渥、少不经事的年轻人,塑造得淋漓尽致。
最后说说百里弘毅耿直的合理性。
能有机会“通文博古”,首先意味着一个殷实的家庭环境;能一头扎进古书典籍,不理世事人情,又意味着众人的包容和支持。
作为工部尚书家的次子,地位自然不算低,责任又有长兄担着,想来可以更自我一些,叛逆一些吧!再加上天资聪颖,不屑于小聪明小算计,对自己的判断也足够自信。
在这样的内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百里二郎,这份“耿直”的魅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啦!
以上。
后文链接:(二)情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