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浮动式海上平台概念图
在2020年中国更新了《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其中包括一款“大型、超大型浮动式保障基地,极大型海上浮动式空海港”,这就是本期要介绍的真正的海上巨无霸,在此之前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投入研发30年,如今中国或将规划建造这种移动式航母,不但能作为民用客机、民用船舶的停靠基地,也能搭载500架战斗机,比美国超级航母还要强。
图为浮动式海上平台设想
在所有已公开的文献中,能够搜索到一篇关于千米级海上浮动机场的研究文章,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在1994年发布的,可想而知在很早以前,中国科学家就已经构想建造一种能够在海上漂浮的大型基地,这种浮动式平台,通过北大教授袁晓纪率领的课题组进行完善后,如今已经初具雏形,它有别于人们日常所熟知的百米级大型油轮,十万吨级航母。
图为浮动式海上平台设想
这种超大型浮动平台的长度和宽度经过后期设计,可以延展到数千米,是一个数量级别的飞跃,可以设想一个长宽千米级的钢结构浮动式岛屿漂浮在海上,将能起到多大的震撼作用和带来多少使用价值,比如可以在平台上建造机场,停放各类型的军用、民用飞机,也可以在浮动式平台上建造钻井平台和设备,大量开采在南海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资源。大型浮动式平台概念虽然很早就被提出,但是受制于人类掌握的船舶和海洋工程技术有限,所以一个“可移动的陆地”长期停留在概念中,但是袁晓纪教授完善了建造技术,让这个概念产物得以从出本中脱颖而出,袁晓纪团队发明的“排型衔架式浮体”是整个技术的关键,这种浮体能够对抗极强的风暴,和其他海上自然灾害,并且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拼接。
图为浮动式海上平台设想
目前海上浮动式平台的发展前景明朗,在2015年冀东发展集团就接到了深海综合保障基地的建造订单,从这一刻开始,衔架式超大型海上浮动平台正式得到推广使用,该平台的排水吨位将达到40万吨,建成后将会是航母的数倍,衔架有3种拼接规格,分别是120乘以900米、120乘以600米和90乘以300米,拼接后将能容纳最少500架战斗机。这种海上平台还预留了功能拓展空间,如果平台规模不够使用,还能继续扩展,且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能源驱动装置,不需要驳船进行牵引,这种浮动式平台的移动速度可达每小时十八千米,它的诞生,不但将能在能源、客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能在国防军事领域发挥重要价值,如今在这一技术领域中国走在所有国家的前面,预计在不远的未来,人们就能看到这种浮动式海上平台从中国船厂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