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金融的河南记忆”特展今日开展

发布时间 :2021-12-16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裴熔熔 文 朱哲 马腾飞 冉衡 摄影 

12月16日,“红色金融的河南记忆”特展在中原金融博物馆“云开展”。这是全国首个以中原地区红色金融为主题的特别展览。

该特展由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大河报·大河财立方、中原金融博物馆联合主办,大河财立方投教基地特别支持。该特展以时间为轴,以地点为单元,通过图、文、光、影组合和实物呈现,浓缩展示了中原地区红色金融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

从信阳新县鄂豫皖苏维埃银行的建立,到驻马店确山县竹沟镇流通的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币、濮阳范县在地下室建起的鲁西银行印钞所,再到安阳林州任村镇设立的冀南银行太行第五分行、平顶山宝丰县中州农民银行发行的中州币……中原地区的红色金融始终生生不息,为军事斗争的胜利提供物质与民心的坚实保障。

金融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集展示、教育、金融文化消费和金融史研究活动为一体的专业金融博物馆。在当天的云分享环节,金融博物馆理事长、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王巍,分享了他对中原红色金融历史与现实意义的思考。“没有钱袋子,就没有枪杆子,就没有红色政权的诞生。”王巍表示,红色金融三个要素: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二是为人民大众利益服务,三是坚持金融创新。

邯郸银行董事长郑志瑛分享了冀南银行与河南的深厚渊源,并回顾了冀南银行往事。冀南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源流,被誉为“新中国金融的摇篮”,在河南安阳、济源等多地均有遗迹留存。如今冀南银行纪念馆就设在邯郸银行。郑志瑛表示,冀南银行的营业范围原来就在豫北地区,同时在河南成立的中州农民银行也是由冀南银行帮助承建的,所以说河北的红色金融和河南的红色金融一脉相承。

开展当天,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还派出两路记者分赴河南钱币博物馆和平顶山宝丰县,直播探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金融货币展”和中州农民银行旧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金融货币展”是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举行的特别展览,展现了我国红色金融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分散走向统一的艰辛历程。中州农民银行是中原解放区组建的区域性银行,也是河南省人民银行的前身,在中原红色金融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次特展的核心内容来源,是今年国庆前夕大河财立方联合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推出的“红色金融在河南”大型策划报道。该报道从策划到推出,历时7个月时间,研读数百万字素材,行程数千公里,推出报道20篇共计4万余字,对信阳、驻马店、濮阳、安阳、平顶山等地的红色金融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挖掘。在该组报道的基础上,经过两个半月的精心筹备,正式推出特别展览。

革命要成功,既要“枪杆子”,也离不开“钱袋子”。在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百年历史中,红色金融是重要内容。作为中国红色政权的经济生命线,它的发展为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珍贵的精神财富,奠定了新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的根基。

中原地区作为连接南北、辐射东西的战略要地,不仅是军事斗争的重要战场,也是红色金融发展的主要阵地。据不完全统计,中原地区当时各家银行分支机构总和超200家,发行和流通的货币种类约230种。

知来处,方能明去处。“中国红色金融史是一部英勇的‘战斗史’,也是一部辉煌的‘创业史’。重温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历史,可以让大家从金融角度感悟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践行使命与担当,对于当下的金融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次特展相关负责人说。

本次特展也是2021(第十七届)大河财富中国论坛的特别呈现之一。论坛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网络传媒集团和金融博物馆联合主办,大河财立方和中原金融博物馆承办。​​​​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