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核受害国日本为何阻挠美国降低核威慑力?

发布时间 :2022-02-14
​​图片

 

1月3日晚,中、法、俄、英、美五个核武器国家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声明一致认为,“避免核武器国家间爆发战争和减少战略风险是我们的首要责任”,并申明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

 

中国方面还推动写入重申不将核武器瞄准彼此或其他任何国家的重要内容,为五国达成一份内容积极、有分量的声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一声明,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热烈欢迎,固然,这离彻底销毁核武器这一从根本上铲除核战威胁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是至少为“核裁军”开辟了新的起点。

 

可是,日本作为最大的核受害国,作为曾经受到两颗原子弹袭击和发生福岛核电站灾害事故的双重毁灭性打击的国家,则对美国参与联署这份声明表达“担忧”,令人费解。

 

图片

▲2022年1月3日,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五个国家领导人近日共同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这是五国领导人首次就核武器问题共同发声,也是继2000年五国领导人在纽约举行会晤并发表声明后,再次就重大国际议题共同发声。(人民视觉图片)

 

日本担忧?矛头实则指向中国!

 

美国媒体透露,美国在和其他四核大国发表声明前,拜登最需要说服的是日本。关于这项声明,日本方面一直非常关注。 

 

2021年12月7日,原本被视为温和派的自民党现任宣传本部长河野太郎在参加美国智库线上会议时,就美讨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问题说,这“可能会向中国和朝鲜发出错误信号”。

 

这位曾任日本外相、在不久前实质竞逐日本首相中败给岸田文雄的政客所言,其实代表当下日本政府的观点。

 

日本的担忧,事实上矛头是指向中国。令人生奇的是,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但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似乎相当不友好,不断升级针对中国的部署。近期比较突出的事例有:

 

首先,岸田政府撕毁中日之间互相支持对方奥运会的承诺,跟随美国做所谓的“外交抵制”,不派政府官员出席北京冬奥。

 

其次,在刚刚结束的美日外长防长“2+2”会议,日本超出历史以来对华政策的设限,多方配合美国的围堵中国政策。

 

第一,日方竟然宣称要与美国共同应对中国“破坏”稳定的行为,无端指责“中国持续破坏基于规则的秩序的努力”。事实上,破坏亚太地区稳定发展秩序的是美国及其小兄弟,而日本则明明加入了中国主导的有益地区各国发展的RCEP。

 

第二,日方在美日共同声明中,也完全跟随美国在涉台、涉疆、涉港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编造虚假资讯抹黑中国。笔者在港长期观察日本的对香港政策,香港回归以来,日本一直保持不干预的政策,即使在2014年“非法占中”和2019年黑暴初期,日本政府及日本驻港领事馆都不就香港事务表态。但是,在特朗普后期和拜登上台以来,逐步发生变化。这次日美“2+2”声明,公然称对“香港的人权问题表达严重和持续关注”。

 

第三、声明也称关注台海问题。事实上,按照美国“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说法,日本政府对于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一直怀有恐惧之心,不敢涉足台湾、南海等问题,因为日本作为战败国,将侵略霸占的台湾、澎湖列岛及南海所占领的岛屿归还中国。可是当下,前日本首相安倍竟然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同盟有事”。

 

第四,这次日美“2+2”声明,还居然重提2016年南海仲裁案,声称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最终裁决”。南海问题,美国原来和日本保持不持立场的态度,2016年美国策划菲律宾搞南海仲裁,改变了立场,但是日本也还是保持缄默,现在竟然也跳出来。

 

笔者怀疑,日本可能还要充当打手,今年南海必定“不平静”。

 

最后,这次日美“2+2”声明特别说,“美国重申,坚定地与日本站在一起,反对企图改变现状,或破坏日本对钓鱼岛管理的单边行动,并重申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这正是日本最想要的。美国至今都没有对钓鱼岛主权持有立场,但是这次说出“反对企图改变现状,或破坏日本对钓鱼岛管理的单边行动”,将过去“拉偏架”策略更加强化。

 

右翼势力抬头,

日本对华政策滑向“依美抗华”

 

日美“2+2”会议后还签署防卫装备合作研究协定。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美日两国还将签署一项新的五年协议,涵盖美国继续在日本驻军的问题,该协议将投入更多资源以深化军事准备和协同能力,包括超高速导弹以及太空、网络、电磁波等安全“新领域”。种种迹象,不能不使人感到,日本右翼军国主义残余势力在继续冒头,岸田政府的对华政策滑向“依美抗华”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了此次“2+2”会议日方外相林芳正,一向被视为日本政坛里的亲中派,他曾任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但是,这次“2+2”会议声明的力度,却超过了历史的设限,不能不怀疑日本政坛的亲华力量萎缩,右翼势力抬头。

 

从这个背景观察日本的核政策,对这个“最大核受害国”阻挠“五核声明”,便可以找到因由。事实上,依靠美国的核保护伞是日本政府的一贯政策,与日本民间反核的主流要求相悖。几年前,美国在特朗普主政下,提出强化核打击力量,但是还是日本外相的河野太郎则是特朗普强硬的新核战略的罕见支持者。

 

他发表谈话说,新战略确保了美国威慑力的时效性,并明确对日本等同盟国作出的扩大威慑力的承诺,“日方给予高度评价。”

 

当时,广岛、长崎的很多核爆受害者团体纷纷站出来谴责日本政府的表态。广岛市长松井一实则呼吁特朗普到访核爆地,深切了解一下核爆地的实际情形以及核爆受害者的经历。广岛核爆被害者团体协会理事长佐久间邦彦指出,政府对美听之任之“会失去国际社会的信任”。日本共同社发表评论指出,日本作为唯一原子弹受害国,一直呼吁废核武以及核不扩散。政府的立场,不能不受到质疑。

 

追溯历史,2010年奥巴马政府撰写核态势审议报告时,试图推动核武器的“唯一目的性”政策,该政策内涵类似“不首先使用核武”。但是,当时最反对者就是日本,派特使去说服奥巴马政府不要写入这个提法。

 

所以奥巴马的最终版本没出现这一说法,仅提出美俄中建立战略稳定关系。拜登当时也参与了奥巴马的核政策制定,现时相信他也想历史留名,并且作为争取连任的资本。但是,依然遇到日本反对。五核声明之前,拜登的唯一工作就是说服日本接受。美国媒体近期还指出,拜登政府计划把sole purpose(唯一目的性)写入在美国的《核态势审议报告》中,并且仍派人赴日本做说服工作,但是相信日本依然持反对立场。

 

笔者认为,日本的当下对华政策的右翼化,自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日本未能如德国对二战彻底反省,右翼军国主义残余本身对中国的崛起心存恐惧,也将这种恐惧在日本社会广泛散发,并借钓鱼岛问题,制造日本危机感,推行全面“依美抗华”策略。

 

在短期层面,既想靠美国争夺钓鱼岛控制权,也还要靠美国支援排放福岛核污水;在长期层面,则企图依靠美国使右翼军国主义苟延残存,不被彻底清算。

 

(文/刘澜昌 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香港资深传媒人)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17日出版的香港《经济导报》,总3510期)

图片


 

 本文为香港《经济导报》新媒体文章,

如欲转载请私信联系。

图片

 

扫一扫二维码,更多好文等你。
 

你的好友经导君微信视频号“香港经济导报社”已上线,欢迎搜索关注!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