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美、欧洲及大洋洲多国持续爆发反疫苗抗议示威活动,引发当地综合性安全风险不断上升,提醒驻地中企和人员加强安全防范。
加拿大国内爆发的“自由车队”抗议示威活动持续,引发首都渥太华、安大略省相继宣布进入紧急状态。1月15日,加拿大政府宣布一项新抗疫规定,要求来往加拿大和美国的卡车司机在入境加拿大时出示新冠疫苗接种证明,加拿大部分卡车司机反对,组成车队进行抗议。在首都渥太华,国会大厦遭到数百辆卡车围堵,在总理特鲁多的车队通常停靠的地方,示威者甚至安上了移动厕所。抗议者还推倒了首都国家战争纪念馆的围栏,用法语高呼“自由”。2月6日,渥太华市长吉姆·沃森宣布首都进入紧急状态,并表示将对抗议者施以判刑和巨额罚款等严厉处罚,但抗议示威活动仍然持续举行。11日,首都渥太华所在的安大略省政府宣布,由于卡车司机抗议示威活动在该省蔓延,全省即日进入紧急状态,并要求堵住大使桥的抗议者在11日晚上7时之前离开这一美加贸易通道。截至当地时间13日,抗议者和警察仍在大使桥附近“对峙”。加警方13日说,当局恢复驱赶示威者的行动,并已开始逮捕示威者。目前,首都渥太华、安大略省的抗议示威活动持续,蒙特利尔、多伦多等其他加拿大城市12日也出现类似抗议活动。
在加拿大“自由车队”抗议示威的启发下,欧洲多国也爆发了类似抗议示威活动。在法国,巴黎街头2月12日出现“自由车队”抗议。据《巴黎人报》等法媒报道,虽然法国警方拦截了500辆试图进入巴黎的卡车,但仍有上百辆汽车驶入香榭丽舍大街进行抗议。在这条巴黎交通“动脉”上,抗议司机挥舞旗帜并高呼“自由”口号,路上交通一度瘫痪,场面混乱不堪。警察不得不使用催泪瓦斯和警用装甲车驱散抗议者。截至当地时间12日下午,香榭丽舍大街上的交通逐渐恢复,但零星的冲突仍在继续。除香榭丽舍大街外,戴高乐广场、协和广场等巴黎知名地标也一度被“自由车队”示威者封锁。根据巴黎警方的数据,在上周末的示威过程中,巴黎一共出动7200名警力和大量警用装甲车,至少逮捕97人。在荷兰,重型车辆2月12凌晨开始封锁进入海牙市中心的道路,以抗议荷兰政府过去两年推出的所有防疫措施。海牙市长呼吁抗议者离开,否则将面临被捕和被罚款的风险。12日下午晚些时候,堵住上述要道的车辆离开。在瑞士,数百名抗议者2月12日在苏黎世游行,反对政府的防疫措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约有1万名抗议者2月12日举行游行活动,抗议政府的疫苗接种令。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受“自由车队”抗议启发的示威者2月13日继续在国会大厦附近“安营扎寨”。当地官员试图用洒水器和《鲨鱼宝宝》等歌曲来驱散抗议者,但没有成功。
北美、欧洲及大洋洲多国爆发的反疫苗抗议示威活动,引发多国抗议示威风险不断上升。同时,抗议示威活动将引发与警方的暴力冲突,并可能叠加反亚裔歧视和袭击活动,多地综合性安全风险有所上升。鼎泰安元建议在北美、欧洲、大洋洲地区的中资企业和人员密切关注当地疫情形势和安全局势;严格做好驻地及个人的卫生防护,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避免聚集性活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如确需外出,应避免前往各国市中心政府大楼、主要广场、街道等抗议示威高发区域,远离人群聚集场所;如遇抗议示威游行,应及时撤离,以免受到波及;严格遵守当地政府和军警部门的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的最新指示行动;如遇紧急情况,应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当地使领馆联系寻求保护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