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国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经济从落后追赶到齐肩并跑再到奋力赶超,实现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中国经济发展可谓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伟大腾飞。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二者是鱼与水关系。总的来说,经济要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可发展。世界一流企业是经济强国的内在支撑力量,是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特别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更要汇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伟力,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强培育基础学科人才,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拉满弓,蓄足力,全面提升中国的全球竞争力。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离不开国家制度环境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各类企业健康发展,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向施力,政府监管和服务效能同时运行,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各类企业维护好国内国际市场,为企业创造安全有序良好发展的广阔舞台,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强有力的支撑,积极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国家战略需要,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同时国有企业加快做大做强做优,坚决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迅速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成功打造“中国名片”,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担起时代大任。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离不开优秀人才储备的保障。企业的发展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就是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源泉,基础研究学科人才可以说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只有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完善人才选拔体系,为人才的培育和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才能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养好人才,更要用好人才。积极引导人才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当前全球的经济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从发展趋势看,受疫情影响,全世界经济复苏还需要较长的路要走。中国经济同样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但值得肯定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是唯一正增长的,这恰恰说明了中国经济有着充分的抗风险能力,有着足够的实力。我们应抓住机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为我国经济长远而稳固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创造更好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