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个标?还是要个标志?从两个国家级公园的形象设计看起!

发布时间 :2022-04-21

​​我一直对品牌和设计这个行业充满信心,无论对行业内还是行业外,一直坚持“设计师的春天已然到来”的观点。原因不外乎整个社会的审美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不断的提高,也因此带来对智慧价值的认可度的提高。

 

而且,品牌策划和设计,表面上看来是营销学、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问题,但归到本质,是社会学问题。社会发展阶段是这些问题思考的基础。从当前来说,基本上是个“单位”,都知道要有一个“标志”,至于“好”或者“不好”另说,最起码都知道要有这么个东西了。这就形成了社会对设计价值认可的基础条件。

 

但事实上因为决策人理解的层次和角度不同,最终一个“单位”拿到的“标志”,通常在所谓“专业理解”和“社会理解”上,就会存在很大的不同。

 

从我本人这么多年的经验上,我把“标志”分为三种:

 

一是“品牌性标志”。

 

这种标志就是我们常说的logo,适用于个人品牌、公司品牌和产品品牌的标识。这种标志的设计,是一定要从品牌理念的传递、身份差异的识别、美观视觉的调性等各个方面去思考的,是个人、公司、产品的形象物化。所以对于设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二是“功能性标志”。

 

主要是针对公共事业,比如公交、地铁、医院以及公共识别等与所有社会大众有关的单位使用。这种标志的设计,更多考虑功能适应、人性化等方面的问题。要做好这种设计,单纯美术型的设计师是搞不定的。

 

三是“身份性标志”。

 

这种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徽”,适用于社团、公共单位等,这种类别的标志,坦诚的讲是要求最低的“标志”,只要老板喜欢就行,不用考虑过多品牌和功能的意义,甚至连商标注册往往都不会考虑。在我看来,这就只是一个“标”而已。

 

不同类别的“标志”,决定了不同的设计运作模式,也带来不同的结果。往往这种“身份性标志”,更注重“标志”本身以外的影响力,也因此这种都很喜欢用社会广泛征集或者邀请社会名人的方式来进行。

这和设计专业,已然已经没有了任何关系。

 

下面这两个案例,就是标准的“身份性标志”案例,设计运作方法的不同,带来的结果也明显不同。

 

国家植物园标志,由艺术家韩美林设计。

 

国家植物园是新挂牌的社会机构,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植物园现有资源基础上扩容增效出来的单位。

 

据说,这个方案选择了最能代表中国的两种特有珍稀植物银杏和水杉,标志设计包含了植物保护和生态生命理念。

该方案采用上下平衡的螺旋线构成格局,巧妙借助了植物形态的艺术变形与可塑性处理,将水杉和银杏叶平衡安排进行适合设计。表达出关注自然生态平衡与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这也是国家植物园的使命之一。

螺旋结构之外是“C”形的炫动笔触,一方面是中国英文单词“CHINA”的字首,象征了中国与国家级的识别,另外也使图形更加紧凑、一体,同时也是植物藤蔓枝叶与植物种子(图中为银杏的黄色果实)的抽象表现。

整个构图为圆形,代表我们生存的地球。保护好植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保护地球上的其他生命。

 

为什么用到银杏和水杉的元素,是因为这两种植物的特性以及在植物园中的大量保育栽培。

 

 

国家文化公园标志,下面的方案是由商业设计机构《后和》创作设计。

 

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哎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标志设计采取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的方式。

 

国家文化公园由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四部分组成。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标志的设计不止是一个实体公园的标志,更像是一个文化工程的标志。

后和中国为国家文化公园进行的标志创作,主体运用C位中国龙演绎五千年大国风范,传承延续鼎盛中国的重要文化坐标。

坐标1【华夏图腾】 

字母C衍生“中国龙”,寓意华夏精神图腾与龙的传人,体现血脉相承的文化本源。

坐标2【中国文化】 

字母C亦代表中国、文化、中心。寓意大国文明薪火传承,塑造中国文化与国际地位的双重高度。

坐标3【全球视野】 

聚焦世界的时代镜头,寓意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文化开放视野,体现中华文化的强大影响力。

坐标4【大美河山】 

根据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的宏伟脉络,提炼出地理等高线,寓意大美山河,塑造国家地理的集体记忆。

以上两个国家级公园的标志,你怎么看?​​​​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