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北京昌平官宣:沙河湿地有鸟350种以上。| 附沙河鸟类数据考

发布时间 :2022-05-19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

图片
图片

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黄胸鹀,拍摄于5月15日的北京沙河湿地
 

上周六是又一个“国际候鸟日”,若干天后,一年一度的“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也将到来。
 

这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我国云南昆明正式召开后的第一个“生物多样性日”。

 

与此同时,2021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湿地保护法》,很快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也就是说,这个五月,是我国湿地没有国家级法令保障的最后一个五月。对于湿地生态来说,一个旧的历史阶段即将结束,倒计时的走针,声声如雷。

 

我们不禁要问,北京沙河湿地公园,这一项地处首都北京,涉及61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问题环评工程,在这个意义特殊的五月,能否迎来关键转机?

 

推荐阅读:

紧急!抢救北京沙河,开工在即!请您一起打电话!

推荐微纪录片 | 为抢救55种国家级物种的家,他们在工地围栏外做了一场特殊的摄影展,只求看见和珍惜!(附网友留言精选合辑)
 

图片

沙河湿地每日图片日志,@让候鸟飞 ​ 微博持续更新,一起来守护!
 

连日来,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紧急呼吁关注的沙河水库北岸草滩施工进程,一直在暂停状态,没有增加围板,没有工程机械入驻。这似乎是一个好现象。

 

这段时间里,我们也在整理更多材料,包括本篇沙河鸟类数据“总计324种、国家级保护物种61种”的由来,及若干答疑,希望帮助关注者和决策者了解更多关键信息。

 

你没看错,61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比此前说的55种又多了。但更大的发现,还不止这些。

 

昌平曾官宣:

沙河有鸟“350余种”

 

上周,一位沙河湿地志愿者搜索发现,在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网站上,2020年7月30日曾发布一篇文章,题为《昌平区沙河湿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文如下: 

 

昌平区积极落实河长制,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强河湖水环境管护,沙河水库及周边湿地水环境水生态质量不断提升,吸引大量鸟类栖息聚集。今年,野生动物监测部门在沙河湿地观测到水鸟和林鸟品种多达350余种,其中珍稀鸟类:遗鸥6只、天鹅约40只、卷尾鹈鹕7只、白胸苦恶鸟13只等。

 

图片


 

 

注意,这只是昌平区发布在2020年截止到年中7月的数据,并不是全年数据,“350余种”不仅已远超昌平沙河湿地公园项目环评报告中的仅“20多种鸟”,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40余种”鸟类,也比我们掌握到的数据324种,还要多出一大截。

 

在这前一天,2020年7月29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网站也公布了同一消息,加了对遗鸥的描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全世界仅有2000只左右”、还有“每年约有几百至上千只鸬鹚来到沙河湿地栖息生活”。

 

图片

北京沙河湿地的遗鸥,摄影师:新浪博主@没着落

 

这让我们喜出望外——“权威数据”终于有了,还是主管部门自己的官宣。

 

需要特别提醒,2020年数据这么高,并不是沙河湿地公园项目2017年环评批复之后,历经数年“生态保护”才有的数据变化。沙河湿地的鸟类,并不是在这三年里从“20多种”飙升到“350多种”的。因为从一开始,环评就有严重错漏。下文有专门阐述。

 

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昌平沙河湿地公园项目定性为“具有生态破坏高风险”的重大争议项目,并不是夸张的说法。撤销此前对沙河湿地公园的环评批复,要求重做环评,纠正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料,是十分有必要的。

 

图片

北京沙河湿地的疣鼻天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摄影师:新浪博主@没着落

 

与此同时,建设项目甲方昌平园林局——可以说是昌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父母官,理应尤为慎重,确认在新的环评批复出来之前,暂缓施工。

 

关于昌平区野生鸟类监测数据,我们已经在申请信息公开,希望了解更多详情,例如2020年的全年总数、国家级物种数量、2016年之后历年数据详情等等。

 

下面这篇《沙河鸟类数据考》,以问答形式展开,根据目前能找到的所有沙河湿地鸟类统计公开信息整理而来,列举了我们认为最容易产生迷惑的若干问题,总计有八个——

 

图片

 

想必,真正关心北京沙河生态的人,对这8个问题都会有过疑问。如果您有其他重要数据和信息补充,欢迎留言。

问答一

你们说的沙河鸟种数据,

是从哪里来的?

国家级为什么从55种到61种?

都有哪些鸟?

 

从2021年3月第一封公开呼吁信开始,我们使用的沙河鸟类数据,都来自于中国观鸟记录中心。非常感谢这个平台的开源共享。

 

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上,沙河水库总计有2950多条观鸟报告记录,2014年10月至2022年5月7日期间,总计有324个鸟种。

 

根据最新的《国家重点物种保护名录》(以下简称新版《名录》),这324种鸟种中,有国家级保护动物多达61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9种。

 

由于新版《名录》是在2021年9月才正式公布的,第一封沙河公开信写作时,只能根据当时的一份新版《名录-征求意见稿》作为参考,比对后发现是55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

 

近日,我们使用后来正式公布的新版《名录》对沙河物种统计做了更新核对,发现更准确的数字是61种。

 

这61个国家重点保护鸟种,具体是——

 

图片

 

(北京沙河湿地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名录。根据2014年10月至2022年5月7日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数据,比对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名录》而来。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图片

北京沙河的黑翅鸢,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摄影师:新浪博主@没着落

 

问答二

沙河环评的鸟类数据,

和昌平的官宣差别这么大,

是因为环评做得早的原因吗?

后来生态变好了?

 

沙河湿地公园项目在2017年获得批复的环评报告上,鸟类只有“20多种”。

 

图片

(《环评》报告截图,说的是“留鸟”,可是所列鸟种,大多是候鸟。)
 

2月24日,在昌平区检察院组织召开的“北京市昌平区生态环境局(本案环评批复单位)对沙河湿地公园违规建设怠于履职案”听证会上,有现场人员在我们列举出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鸟类数据后,立即提问,有没有环评报告编制年份的数据,意在提醒,不同年份的数据不具备可比性。

 

好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是一个快捷方便的工具,在听证会当时,立即输入“沙河”关键词,逐年数据很快就出来了。

 

2016年,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北京沙河鸟类记录157种;2017年141种;2021年284种。

 

图片
图片

 

以上截图中,单是2016年,每个月的统计数字,就已经超过了环评报告“20多种”的数据,体现出即便受限于平台推广阶段使用人数的限制,沙河湿地的鸟种数量,在彼时也已经规模可观。
 

目前,我们尚未拿到昌平官方2017年的沙河野生鸟类监测数据,但相信只要这个监测数据是存在的,那大于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数据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此也就十分值得期待了。

 

问答三

沙河环评上只有2种国家级物种,

与“61种”的落差这么大,

是因为《名录》版本升级的原因吗?
 

我们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经过筛查,这61个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有40种,是旧名录中原有的,包含5种国家一级,35种国家二级,数量占到近2/3;

 

有21个物种的物种级别,因名录更新而产生变化,其中有5种是由二级升一级,16种是新增物种,包含2种新增国家一级,和14种新增国家二级。

 

您在上文“问答一”的章节截图中,可以看到每一个重点物种的级别状态,有“新旧版本级别不变”、“新增”、“二级升一级”三种类别,清晰可辨。

 

图片

北京沙河的中华秋沙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摄影师:新浪博主@没着落

 

因此,将沙河湿地公园环评上国家级重点物种数量严重失实的原因,归结于新版《名录》的级别升级,是十分不妥的。

 

这原本已是一份迟到的《名录》,许多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缩减多年,在去年最终换来这份更科学更准确的法定保护级别。若把这个等待的时间差算上去,国际级物种从40种上升到61种,恰恰证明了沙河作为候鸟栖息地的弥足珍贵,其生态地位更重要了,更容不得严谨性存在严重问题的“生态修复项目”。

 

问答四

除了物种数据严重不符,

《环评》还有其他硬伤吗?

1分钟小视频,看懂沙河环评鸟类数据硬伤

 

沙河湿地公园项目的《环评》上的生物多样性专业硬伤,可用“不胜枚举”来形容。

 

1、对植物的介绍,环评报告多处用“植物种类单一”等语句进行强调,除简单罗列了几种高大乔木,其他的植物以“杂草”一言蔽之,与北京林业大学科研团队2021年在沙河水库实地记录的106种植物,严重不符;

 

2、底栖动物数据,引用 2013 年发表的《温榆河大型底栖动物季节分布特征的研究》,该文献调查范围为整个温榆河流域,并非沙河,与《环评》的评价范围(即本项目涉及的用地范围)不符;文献调查的 22 个采样点中,只有 3个位于沙河范围内;

 

3、动物分类上,未把底栖动物纳入水生动物,却把鸟类归为水生动物范畴;

 

4、最为荒唐的鸟类数据,作为沙河水库最多的脊椎动物,环评上却仅说“有20余种”,且一会用“留鸟”概括,一会用“候鸟”,还用泛称“野鸭”指代部分水鸟。在定性为“留鸟”的20多种鸟类部分,详细列明的鸟种中,又多为候鸟。《环评》所引用的《可研》报告中,鸟图与鸟种名字不符。

 

受篇幅限制,本文无法对每一处硬伤细节配以截图佐证,将另有专篇文章来作详细配图呈现。

 

问答五

这么严重错漏的环评报告,

鸟类数据究竟是怎么来的?

 

沙河湿地公园项目总面积544公顷,其中湿地水域面积337公顷,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要求,生态评价等级为二级,二级评价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料推断,或实测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予以验证。

 

这个规则在沙河这样的湿地上,显然不适用,这在我们的第二封公开信上已经有详细列明,但暂时无法辩驳。

 

引用资料的专业性,变得十分关键,也是环评批复理应重点考核的内容。

图片

猎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摄影:没着落,地点:北京沙河

 

沙河湿地公园环评上的鸟类篇章数据来源是哪里呢?答案是:沙河湿地公园项目自己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

 

问题就出在这里。查阅这份2017年编制、2021年批复通过的《可研》报告,其中,鸟类、鱼类、两栖类数据,没有提到用了哪一种调查方法,也没有说明调查时间,只是简单的罗列物种名称,甚至配图还存在常见鸟种鸟名出错的问题。

 

在2月24日昌平区检察院组织召开的听证会上,我们第一次知道了这份《可研》报告的数据是怎么来的。

 

北京市昌平区回天地区公园绿地管理中心赵主任介绍,沙河湿地公园可研的鸟类数据来源,由他们单位于2017年3月~11月观测,及《可研》编制单位调查到的留鸟数据,共同组成,“确实是20多种”。

 

她也同时坦言:沙河迁徙季沙河鸟类数量确实很多,这是《可研》报告中鸟类数据与公益组织数据差异较大的原因。

 

《可研》报告编制单位代表,也在听证会上介绍了整个《可研》报告上鸟类数据编写的变化过程——

 

这份《可研》报告的编写从2016年开始。2017年5月份,在北京市园林局组织召开的关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湿地公园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家评审会上,专家提出意见,要求补充湿地生物调查,尤其是重点调查湿地鸟类。

 

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研》编制单位通过查找鸟类摄影网站和观鸟协会发布的论文报告,选取的材料,是“带有这些真实照片的观鸟记录”,和已经发表了论文。“鸟类摄影网站",是“鸟网”,中国最大的以野生鸟类摄影为主的生态的门户网站,在这个网站上找到的在沙河水库拍摄的水鸟有20种,包括陆科的白鹭、苍鹭、夜鹭、鸊鷉科的凤头鸊鷉、小鸊鷉,还有黑翅长脚鹬,矶鹬、林鹬,还有白鹡鸰、黄鹡鸰,黄头鹡鸰、戴胜;

 

“我们又选取了中国观鸟会发布的《2016年北京鸟类分布新记录》,明确记录在沙河水库记录到的新鸟种有秃鼻乌鸦,还有白枕鹤、灰鹤、鸿雁、还有东方鸻等;

 

“我们正是根据以上这些调查资料,在2017年得出了‘鸟类是沙河湿地公园种类最多的脊椎动物数量有30余种’的结论”。

 

到了2018年1月份,在沙河湿地公园项目推进会上,北京市发改委要求缩减项目规模,尽管湿地公园的面积减少,但由于在同年,2018年5月份沙河闸门全开,实行低水位运行,这样一来浅水区的面积就大大增加了,拓展了水鸟的栖息空间,以后,沙河水库更加有利于水鸟栖息。“也就是从2018年以后,我们在沙河水库现场观察到,比如像普通鸬鹚,还有秋沙鸭,还有一些罗纹鸭、绿翅鸭这之类的野鸭类特别多,所以截止到2020年的时候,《可研》里面提出了沙河水库的数量增加到了40多种。”

 

图片

遗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摄影:没着落,地点:北京沙河

 

综上所述,可得出这条沙河环评鸟类数据脉络:

 

1、沙河湿地公园项目环评报告的鸟种数据,来自该项目自己的《可研》报告;

 

2、《可研》报告上的鸟类数据,来自园林部门和《可研》报告编制单位的实地调查,为“20多种”;

 

3、2017年5月市园林局为该项目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要求补充湿地水鸟调查。为此,《可研》报告编制单位根据“鸟网”和中国观鸟会的资料,将鸟类数据增加到30多种;

 

4、2018年5月沙河提闸,湿地浅滩露出,吸引来的鸟类增多,经《可研》报告编制单位的实地观测,鸟类数据持续更新,截止到2020年,增加到总计40多种;

 

5、虽然专家评审会在2017年5月要求补充湿地水鸟调查,《可研》编制单位也照办了,但之后对于《可研》编制单位是如何补充鸟类调查,调查结果数据质量,论证会主办方及与会专家们是否做过再次论证、评审、验收,目前尚不清楚;

 

6、《可研报告》是在2021年审批通过,但环评报告,由于是在2017年已经审批通过,报告上的“20种鸟类”至今没有更新。

 

对于鸟类摄影网站和鸟会发表鸟种新纪录两项材料来源,我们想说:

 

第一、 许多鸟类的习性不利于拍摄,被拍到可能性很低。从看到到拍到,从拍到上传分享,从上传分享到上传到“鸟网”上,数据是一层层递减的,最终比实际鸟类监测数据少非常多。更何况,以非鸟类监测为目的的鸟类摄影,并不追求物种记录的尽可能全面,数据严重不足是必然的。

 

第二、鸟类摄影爱好者相对不擅长识别鸟种,鸟名辨别容易出错,同时,在论坛上传鸟种信息的时候,普遍也不注重每一次都会列明拍摄地点。也就是说,用“沙河”作为关键词在“鸟网”论坛上搜索,会错过许多可能是沙河拍摄但没说明的图片。

 

综上两点,以鸟类摄影爱好者上传到交流论坛上的照片,作为鸟种数据的来源,是十分不可靠的。

 

第三、引用中国观鸟会的数据,没有什么问题,但文献本身标题写明了是《新记录》,并不是全部记录。也就是说,假设原来记录了100种,新记录20种,那总数应该是120种,只引用20种,是不对的。

 

图片

白琵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摄影:没着落,地点:北京沙河

 

此外,该项目《可研》报告在2021年才得到审批通过,但在这份《可研》报告不断变化生长之前,根据其最初形态编制的环评报告,在2017年就已经审批通过,且没有继续更新。其批复是否依然具有法律效力?

 

在2月24日的听证会上,公益组织中国绿发会的参会代表对这一点提出质疑。

 

但面对这一问题,听证会上的环评专家介绍道,这在行业内是常事,并不足为奇。我们对此感到匪夷所思。

 

沙河湿地公园项目,就在这种对沙河鸟种及其习性需求的调查信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了自然改造设计,并定性为“生态修复项目”、“北京市重点项目”。
 

图片

雕鸮,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摄影:麒麟,地点:北京沙河

 

问答六

沙河湿地鸟种统计数据,

在北京地区各观鸟点名列前茅。

这种说法站得住脚吗?

2021年10月,北京市园林局公布了《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其中鸟类503种。

 

我们并没有在这份权威报告上找到北京市各观鸟热门地点的数据排名,只能在“公民科学”性质的公开平台查询整理,发现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和ebird平台上的历年数据中,北京沙河水库湿地的鸟类数据,在所有北京观鸟记录地点名单里是最高的。

 

图片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北京各观鸟点数据排名,往年总数据及今年至今数据。

 

在ebird平台上,无论是历年总数据,还是今年至今数据,沙河均排也在北京第一位。

 

图片

(ebird平台记录,北京共有用户记录474种鸟,沙河有307种(左图),2022年至今全北京308种,沙河201种)

 

在去年的第二封举报信中,我们提出了关于北京沙河湿地建立保护地的问题,对此,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答复:“需要沙河湿地公园项目属地政府提出申请等手续”。

 

我们不知道,如果顺利撤销问题环评,重新调查沙河物种之后,昌平区园林部门——作为沙河湿地公园的甲方,是否可能依据监测数据,将沙河申报成法定保护地。

 

相比一个环评漏洞百出的湿地公园,一个法定的自然保护地身份,对于沙河来说,才是真正的生态需求,名至实归。

 

问答七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数据

就这么可信吗?

你们的依据是什么?

 

回到本文开头所提及的,昌平官方2020年野生鸟类监测数据,为我们的呼吁带来一针强心剂。
 

 

因为2月24日的听证会上,一位受邀参与旁听的沙河市民,质疑我们使用的“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数据来源,不是权威专业机构数据,不足以采信。

 

这个问题,其实是《可研》报告引用网络资料时更应该考虑的。相比于任意一家观鸟会的数据,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数据,来自全国数量庞大的自然爱好者,包含几乎所有的观鸟会团体和个人,受众广泛,基础深厚,是标准意义上的“公民科学”。

 

图片

红喉歌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摄影:没着落,地点:北京沙河

 

据了解,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目前是国内最大的观鸟数据库之一,由昆明市朱雀鸟类研究所开发运营,鸟类爱好者外出观鸟,都可以根据定位上传鸟种信息及照片,首页上仅有个人的观鸟数据统计,观鸟爱好者之间没有排名,没有互动,也不能通过上传记录获得经济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

 

如果任何人想要证明这些证据是不足以采信的,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做一套调查,保障时间周期,保障调查频率,以此来对比。

 

当然,现在,这套权威数据就在眼前了。昌平人民政府官宣的沙河湿地鸟类数据,出自政府财政支出支持的物种监测项目,想必是十足可靠的。因此,环评批复单位昌平环境局,乃至正在为北京市昌平区生态环境局对沙河湿地公园违规建设怠于履职案的昌平检察院,都可依此作出正确的判断。

 

图片

 

问答八

对于沙河的鸟类数据,

让候鸟飞做了什么?

 

为得到一个具有时效性、科学性的沙河鸟类数据,让候鸟飞于2022年3月5日启动了沙河鸟调项目,志愿者会在每周末开展鸟调工作,每次分4条样线进行调查。
 

截止到5月15日已开展10次鸟调,共记录160种鸟类,其中有2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一级1种,二级26种。

 

这个调查扔在持续进行中,非常感谢每一位参与鸟调的志愿者。

 

推荐微纪录片,为抢救55种国家级物种的家,他们在工地围栏外做了一场特殊的摄影展。

 

推荐阅读:

沙河第7次鸟调记录63种,持续招募志愿者和征集摄影图像!
 

湿地保护也好,生态修复也罢,前提是了解,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份,了解重要组成成份的习性与需求。

 

不进行全面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就无法了解沙河水库的物种丰富度,不掌握湿地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生活习性及栖息地特征,冒然进行生境地改造,只会弄巧成拙把珍稀的湿地资源消耗殆尽。
 

这就好比要给一个病人动手术,都没有做深入认真的检查,就要开始开膛破腹下刀子。这和行凶有什么区别?
 

针对沙河湿地公园项目错漏百出的问题环评,我们持续呼吁——

撤销环评批复,要求项目方邀请生态领域的专家参与重新评估,纠正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重新制定符合沙河湿地需求的生态修复方案。

 

这是一个给国家生态文明添堵的伪生态湿地公园,还是一个真正的自然保护地?

沙河,值得认真回答。

 

【本文参考资料】

1、昌平区沙河湿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http://www.bjchp.gov.cn/cpqzf/xxgk2671/ztzl/hbdclclg/dqwrfzqhdczl/5295749/index.html

2、沙河湿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吸引众多鸟类栖息

http://yllhj.beijing.gov.cn/zwgk/zwxx/202007/t20200729_1964469.shtml

3、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鸟类

http://yllhj.beijing.gov.cn/ztxx/ysdw/ml/202110/t20211027_2522201.shtml

4、昌平区沙河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可研报告获批复

http://yllhj.beijing.gov.cn/zwgk/zwxx/202101/t20210125_2232330.shtml

5、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城市生态廊道植物景观营建技术研究”课题组“自然沙河”团队项目报告

https://mp.weixin.qq.com/s/Igh8HgGkOBVFQIx-8V27kQ

6、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http://www.birdreport.cn/

7、ebird北京市观鸟记录排名

https://ebird.org/region/CN-11/hotspots?yr=all&m=

 

敲黑板!北京昌平官宣:沙河湿地有鸟350种以上。| 附沙河鸟类数据考

微信搜索“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找到“国家政府服务投诉与建议”,选择“关于政府服务的建议”,对应选择“北京-昌平区”,即可留言。
 

添加护鸟君微信:helpbirder

即可联系到我们

图片

 

​不想和你告别,沙河的鸟系列文章

沙河惊喜 | 国一物种黄胸鹀,愿年年有你来这里

推荐微纪录片 | 为抢救55种国家级物种的家,他们在工地围栏外做了一场特殊的摄影展,只求看见和珍惜!(附网友留言精选合辑)

青年发声 | 立刻行动!北京沙河即将被伪生态项目毁掉!

北京沙河:“不想和你告别,沙河的鸟”行为艺术活动回顾预告!

关键问答:对大自然的“断章取义”,才是最要命的 | 抢救沙河最新进展 

紧急 | 需要10000个你为沙河的鸟儿发声!

紧急!抢救北京沙河,开工在即!请您一起打电话!

“沙河"求助:你愿意为我做最后的努力吗?

“湿地公园”堤内施工 将改造沙河北岸生境

“沙河”案例对北京至关重要|栖息地保护

沙河需要你 | 55种国家重点鸟类栖息的北京观鸟圣地,不能就这样消失!
 

 --END--    

点击: 感恩,支持“让候鸟飞”  

如果你无法去一线,扫码捐助,就是最好的行动

如果你无法去一线,扫码捐助,就是最好的行动

 


 

爱德基金会让候鸟飞公益基金

 

让候鸟飞公益基金是全国第一家以野生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为主题的专项基金,自2012年发起以来,让候鸟飞致力于野生鸟类保护在中国本土的公众参与实践,逐渐建立起以公众护鸟响应中心为主线的枢纽性工作机制,以独立调查和公众参与积累起来的实际行动案例,一同促进立法修订、执法监督,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制环境。

 

 

官方微信公众号:让候鸟飞(ranghouniaofei)

官方网站:http://freebirds.sxl.cn/

官方微博:@让候鸟飞

护鸟君微信:helpbirder​​​​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