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最”守护母亲河 湖北长江干流水质 连续3年稳定Ⅱ类

发布时间 :2022-06-15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弦、通讯员李斌)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湖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殷殷嘱托,湖北以最高层级、最强决心、最大力度、最严举措守护好长江“母亲河”。近日,来自省生态环境厅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19年全线提升至Ⅱ类以来,湖北长江干流连续3年稳定在Ⅱ类水质。
 

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省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施策,实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协调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省人大在全国率先出台《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决定》,为“依法治江”提供法治保障;“十四五”初,湖北接续启动长江保护十大战役“升级版”,全面部署水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全省水环境持续改善。

绿色发展一分不松、长江大保护半寸不让。面对长江湖北段岸线长、流域广、基础差、任务重的实际,全省上下坚持“点对点、实打实、硬碰硬”推进,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坚持“减排、增容”两手发力,推进工业、生活、农业、航运污染“四源齐控”,做好“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这篇大文章,实现了长江生态的转折性变化。

据了解,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主要河流总体水质由良好提升为优,自2019年起,长江干流湖北段全线实现Ⅱ类水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1年,湖北长江、汉江、清江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国家考核断面优良比例93.7%,创历史新高。

把每一个排污口查清楚治明白!这是一场在荆楚大地已持续开展3年的行动——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

长江流域水环境问题,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入河排污口是关键“闸口”。数据显示,长江湖北段共有12480个入河排污口,管住这些“闸口”,才能让母亲河免受伤害。

“点点大屏,重点排污企业、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入江排口等水质水量,尽在掌握。”近日,在宜昌猇亭区,可视化的水环境安全监管平台上线。猇亭区正是通过“污水厂网、生态水网”共建项目的实施,推进区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

猇亭区“两网工程”是PPP项目,是长江大保护先行先试项目之一,依托项目的实施,猇亭区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切实解决市政雨洪排口的雨污合流、溢流污染等问题。

在宜昌市,遍布长江、清江流域的入河排污口达1973个,全省最多。猇亭区的典型经验,是宜昌探索排污口整治方法的一个缩影。为长效管控排污口,宜昌市重点关注污水直排问题,不断完善整治措施,促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据悉,湖北自2019年开启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目前已基本完成“查、溯、测”三个阶段任务,累计整治6142个排污口。据了解,和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相比,湖北整治进度位于前列,且多次获得生态环境部的肯定和推广。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