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养老诈骗
守护幸福晚年
近年来随着银发经济的兴起,一些诈骗分子将目光锁定在老年群体身上,假借投资理财、以房养老、旅游参观、联谊相亲等各种虚假名义,实则掏空老年人的“钱袋子”、伤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养老诈骗犯罪必须严厉打击,依法惩处,同时要加强法治宣传,提高老年群体的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所谓双管齐下,方能事半功倍。
下面
让我们一起刺破面纱
揭开那些养老诈骗套路的“真实面目”
尽管养老诈骗花样繁多“变脸”无常但其本质却始终如一即掏空老年人的“钱袋”
法官支招
01
莫贪图小便宜
天上不会掉馅饼,但脚下有可能就是犯罪分子精心布置的“甜蜜”陷阱。不贪图小恩小惠,不存“以一换百”的侥幸心理,方能让犯罪分子无可乘之机。
02
提高法律意识
老年人应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种诈骗手段,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增强对骗局的识别能力。
03
端正投资理念
在选择养老服务时要注意关注养老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必要时可向民政、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查证后再进行选择。在进行大额投资、买卖等资金交易时,三思而后行,多向子女、老伴征询意见,避免偏听偏信、轻易交付。要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要相信所谓的“特效药”“神医”,以防掉入“药托”陷阱。
04
树立安全思维
安装国家反诈APP,提高反诈意识,老年人要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不随便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存款和银行卡信息,不随意点开手机链接,不轻易将个人手机交给他人使用,尽量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使用金融服务,注意自我保护。
05
警惕上门推销
老年人独自在家时应多与邻居打交道,遇到可疑人员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可拨打110报警。对快递员、维修员等身份可疑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接待。
06
特别提醒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老年人最基本的需求。作为子女,陪伴是最好的“反哺”,即使做不到“常回家看看”,也一定要多跟父母打电话通视频,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与生活需求,在父母选择养老服务、投资理财、养生保健、交友恋爱时给予科学、理智、合法的建议,保护好我们最亲爱的“老小孩”们。
请老年朋友千万记住
诈骗套路千千万
我不转账应万变
来源: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奚晓诗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