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南京首场repo

发布时间 :2023-12-17

#郑云龙[超话]# 

全文7k+ 免责声明:看完有几天了,可算写完repo了。台词部分回忆也许和剧有出入(歌词一定没问题),但意思肯定相同,二十首歌应该都提到了!以下大部分是个人主观论断,如果有和大家理解不同的,那也很正常。你对,我也对。只想看剧评的可从第二部分开始看。 

 

本人看完原创音乐剧《将进酒》推荐指数五颗星。

 

 有人说,“在奔赴的前夜,已经知晓这是一场离别。”我觉得,那不如当作一场久别重逢。 

                                                              -----题记 

(一)陪伴 踏进南京保利的那一刻,其实有些恍惚。望着同样恢弘的剧院,感受着同样萧瑟的冷风,记忆不由自主地飘回那个特别的冬天。 五年前,在一个凋零与盛放交织的初冬,我合上被风吹得嘎吱作响的窗户,抱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指尖触上碗缘,这外卖拎回宿舍良久,热气已苟延残喘。我那时刚上大学,朋友还未来得及多结交几个,接二连三的糟心事倒不少。

 

破碎的情绪总要找个地方倾倒,在芒果TV翻翻捡捡,鬼使神差点开这个名为声入人心的节目。

 

“我,是站在追光之外的追光者。他们说,不够流行就不够资格。”“用偏见裁剪声和光,然后缝合成一个巨大的我。”“只要我的歌唱心无旁骛,我的音乐必将独木成林。” 

 

行,文案不错,人都不认识。无聊且虚张声势的出场,综艺惯用套路而已,埋头大嚼时不经意间抬头一瞥,某个黑天鹅般昂扬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 

音乐剧学院奖,郑云龙。哦哟,还是音乐剧王子,好大的名头。 

一曲《就在这瞬间 》,十六拍稳定高质的长音如排山倒海向我袭来,把我那点对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毫无名气那必定不好看”的偏见,冲刷得一干二净。往后短短几个月,课余时间我疯狂地补音乐剧知识,顺带了解他的履历。越看越喜欢,“考古”的铲子掘得越深,越被他的魅力折服。 

 

时隔五年,我依然清晰记得他一双熠熠发光的眼睛,平静地注视着三位出品人,掷地有声地说出那句:“没有终点。”的样子。

多年过去,很多节目的细节早已模糊,而这个傲立挺拔若修竹的瘦削身影,如我往后生活中伫立不灭的灯塔,心浮气躁想一想,颓靡不振念两遍,总有镇静心神的奇效。 

 

已经两年没时间看大龙的剧,这次天时地利人和加持下总算敲定了日期来看剧,很期待这次重逢,很珍惜这个“有这次不知道还有没有下次”的重逢。(不是我不想来,实在是票难抢啊。) 

 

但我必须得说,我看之前是有些忐忑的。上半年看完发布会,我想不通,为何他担任艺术指导的第一部中国原创音乐剧要选择”李白“这个脍炙人口的形象。大众对李白再熟悉不过,很难做出新意。看完本剧发现我错了,大错特错。这两天补了大龙的采访更让我坚定了这一点。

没有比李白更适合的形象来寓指中国音乐剧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在我看来,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李白(个人喜好,没有不尊重其他演员的意思。)

 

 其实也就如剧尾一句极打动人心的唱词所言:“白,愿往。” 

 

他擎着真心,捧着热爱,愿意走这条蜿蜒曲折的小径,愿往曲折黑暗中去。这么些年,中国原创音乐剧就像在黑暗中摸着石头过河,我很难想象他如何扛过那些“送票都没人看”,“演员对着池座里稀稀拉拉昏昏欲睡的人影唱歌”的日子,他大概会失望会彷徨会想放弃吧。

可他仍然执着地守着剧场,望不到边看不到岸的无数个日日夜夜,苦都往肚子里咽。 太白爱酒如命,一如他当年抽烟也嗜酒,;太白怀才不遇作诗千百句流传古今,他看不到中国音乐剧的曙光,就不断打磨自己的演技唱腔,一部接一部地演。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终有一日他能撕破漆黑的天幕,挣得一线光。正如剧中曲九《铁杵成针》所唱“石不磨难成玉,玉不琢难成器。铁杵欲成针,必先毁其身。万事皆可生根,万物终有年轮。” 

李白二十四岁出蜀云游,不惑之年成为翰林待诏,他等了十多年;自看了《猫》与音乐剧结缘踏入这个行业到主演的《谋杀歌谣》秒空售罄,这一刻他等了十年。此可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们都是执剑的战士,斩断荆棘,击碎拦路藩篱,他们从前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剧里也唱过,“并无虚度的光阴,每一缕都会留下辙痕。” 在李白的唱段曲十《竹》中有这样一句“待我削成了管,制成了笛,看我跃然纸上,听我旋律满腔。”

我忍不住开始细数他一路走来积累的勋章。2018年前演过的《啊,鼓岭》,《我·堂吉诃德》,《变身怪医》,《谋杀歌谣》;2018年后的《信》,《摇滚年代》,《漫长的告白》,《德龄与慈禧》等,虽不是每场都能去(票太难抢了),但从官摄流出的片段来看,他每次都在进步,每次都给人惊喜。

 

隔着屏幕的次次相见,他的歌声伴我走过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看角色跃然纸上,听他旋律满腔。 有些遗憾从前没发现如此优秀的演员,从不后悔自18年陪他一路走来,很幸运那个节目认识他,也多谢他的歌声陪伴,让我在很多个迷茫的时刻重拾信心,陪伴我从青涩懵懂的半大孩子成为成熟的大人。

原来,已经爱了他这样久;原来,我们一起走了那么远。未来,还要一直一直听他唱。

 

 郑云龙和李白的成长线, 无数次给予我力量,是疲惫失落时的强心剂,是暂时歇脚的温柔乡。 我们互相陪伴,好像人生路上也没有那么孤单寂寞了。 这个剧,让两道不同的人生之光汇聚成一束,可想而知对我来说有多大的吸引力。

 

 (二)逐光 

这回,是我第三次专门为他走进剧场。我来见我的“光”,见引我前行的明灯。 

 

上半场 

整体色调是明媚轻快的,压抑却满怀希望。

 我发现,李白也是个“追光者”。他这个追光者,牵绊也不少呢,亲情,友情,爱情,它们很完整地展现了李白的形象。(以下歌曲我未按顺序依次介绍啊……按人物唠两句。) 

李白对诗文与自由的追求是逐光。竹林饮酒舞剑,潇洒恣意,与友人和妹妹的对话,也很有趣。我从前有意收集过李白可爱的诗句“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有意让花朵落到自己身上,也不嫌乱拂去花瓣,反而很开心。他像个能与万物对话的森林精灵;我歌白云倚窗牖,尔闻其声但挥手”就像是“我唱歌啦,听到的朋友请挥手——”!少年逃学的李白就给我这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大龙演得少年气特别足!)

对了,指南和月圆唱的曲四《大祸临头》特别诙谐幽默,周围笑声不断。 

 

曲五《何往》,我心中的top1,看剧之前就爱上了,看完更喜欢了。“若这酒尽情挥洒,便可以痛饮解忧;若这剑展露锋芒便可以影射北斗;那就让这诗韵染四方,水墨泛起汹涌。”这首尽展少年意气风发。(好美的词,我词穷呜呜呜呜呜) 

 

父亲李客是光,他引着李白弃歧路,往正道。方式欠妥,但拳拳爱子之心天地可鉴。(谁知道我听三年这首歌之前是想嘴他两句的。)

 “长风铁马踏碎叶,祖辈何畏惧;而今心怀天与地,祖辈何处行。”青年李白在面对前途茫茫是有些困惑和慌乱的。 如所有叛逆的孩子一样,面对父母说的一些难听的话,如曲六《陇西记》李客骂李白” 不学怎可忠君报国,不学怎会万古流芳,不学怎扬祖辈荣光,怎样荣归故乡。”“孔先师尚需韦编三绝,你与孔先师比如何?” 话难听,难免想反驳几句。

商贾出身不得科考,李白以“要什么祖辈荣光,还要我怎样?” “先师是先师,我是我。”毫不留情地怼回去。不过在下半场,在他再长大些,这束迟来的光会回照他身上,他会想明白的,父子情可好哭了,泪点预警。具体详见曲十一《三年》(郑李白被抽板子的时候心疼死我了……哎好逼真的闷哼,演得特别好。还有这里郑李白与李客的对唱声声入心,大家一致都觉得非常震撼。同行友人盛赞,郑云龙,就是李白!) 

 

明月也是光,但她和李白是彼此映照的。

明月羡慕太白放荡不羁,自由疏阔,与太白相爱何尝不是对主宰自己命运的向往呢。曲七《鸟》是明月的人物曲,越越姐几句就勾勒出明月聪敏温柔的形象:“既是鸟儿,生来就该翱翔,生来就该欢唱;既是鸟儿,生来就该饮云中露水,身披着霞光;身来就该踏风中的楼阁,俯瞰海浪。”

李白爱与明月的心意相通,他无官无爵家道中落,只有明月真心欣赏他,听得懂他的诗句。 如曲八《画卷》唱段所唱的甜蜜,“简单的一句,漫不经心,却如阳光拨开云雾,如梦初醒;简单的一句,漫不经心,却如花瓣落入心湖,泛起涟漪。“青梅竹马的爱情品起来,清甜可口。

 

(越越姐和大龙的唱段特别温柔缱绻呜呜呜,还有大龙小跑下石桥的时嘿嘿嘿的笑,贼兮兮的超可爱!你们就听吧,演得特别有层次!)

 

 对照组吴指南与李月圆相互辉映,他们也是彼此的光。他们就像撒进竹林的细碎阳光,明快活泼又可爱,让人心里软软的。一个“西瓜脑袋”迟钝小书生,一个摸鱼不做活的泼辣小女郎,是剧里鲜活的两抹亮色。他们吵吵嚷嚷,却都一心向“白”,很讨喜的一对情侣。曲十二《不求》甜虐交织,很好听! 

 

杜甫上半场出场不多,是追随者和劝诫者的形象,他循着李白脚步而来,可以说李白是他的“光”。他代表了李白名满长安时很大一部分狂热粉丝的心态,这时的李白是普照万物的一轮朝阳。 这是李白的蜕变,他从逐光,到成为光,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写到这里我想问问自己和各位朋友,他人之光,可以照耀你多久呢;成为他人之光,你又能燃烧多久?无数次端起又放下的酒杯里,清澈液面反射的光,让醉生梦死差点想破罐子破摔的他有一瞬也许看见了自己,重新注意到了自己。

 

 “酒,难喝,但是要喝。”太白醉眼朦胧,心思却透彻。酒入愁肠,举杯邀明月,饮酒三百杯,愈合的是自己。人生在世,很多事得靠自渡,谁都帮不上。 生活总会有些难处等着每个人去解决,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喝酒,是片刻的休憩和喘息,整军再战。

 

 他与明月的爱情很甜蜜,可显而易见的是,他们的结局不可能如人意。“秋风清,秋风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虐晕啊啊啊啊啊啊啊) 

 

《对酒》最后一段预示他报国无门,梦断金銮殿,“长安思,思长安,梦魂不到关山难;长安思,思长安,少年出发暮年还。” 他的希望似烛光,太易熄灭。不过多年锤炼,他心中信仰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说回曲二《对酒》,它放在几乎可以算作开篇的位置其实挺妙的。回来琢磨一下发现将进酒也许是李白醉后再回年少的一场梦。 李白答杜甫喝酒是否要“有因有时”的论述很精彩,前半段渴望功名是“为逝去的耶娘,为故去的兄长,为散去的情长,埋在故乡。”后半段“为初生,为相逢,为极乐,为思念,为朝日,为月华,为生。”(我龙充满故事感的唱腔啊啊啊啊啊啊,梦回就在这瞬间, 我可以听一辈子。)

 

 “酒不经沉香,品什么稻谷芬芳,剑不携利刃谈什么锐气锋芒,诗不附情怀议什么千古绝唱,人不知何往说什么年少轻狂。”(曲五) 

往何处行,往未来行,迎着朝霞,架起轻舟,歌一曲年少轻狂,过千重万重难越之山。太白啊,活成了自己的光。 

(三)同往 

下半场封神! 

友情提示:少喝点水……我错过了开头两秒,卫生间人太多了请大家中场休息要去解决个人问题的,跑快点!啊啊啊啊啊别跟我一样差点没赶上…… 

 

想用曲十九《太白似酒》来形容下半场。“浮层清澈,中段光泽,下游淡薄,落底浑浊。醇馥浓郁,芬芳四溢,延绵悠长,沁人心脾。”下半场在舞美的铺陈和华彩唱段的设置上,确实比上半场要丰富一些。几乎句句有深意,声声入人心。如酿了多年的美酒甫一开封,飘香十里,久而弥香。 

 

有曲十三《见字如面》,二人心照不宣地放手的虐恋情深。离别的信纸轻软,但情恩深重。“男子为父守重孝,女子从命穿嫁衣。”明月为李白出仕搏一线机会,李白为不拖累明月不再执着情爱。“我们冲破规矩的茧衣,化蝶却飞不出山林。见不到金秋,熬不过冬季,一切终将成为泡影。' 

 

有曲十四《思长安》才入长安的斗志昂扬,“何惧艰险长跋涉,沿途关卡一座座;迎来送往皆过客,青莲妙语名远播。” 

 

有阴森森的金殿奏对,传旨太监轻飘飘的一句“擢为翰林待诏。”招来众人嬉笑,这时群舞和合唱特别暗黑诡异,像一群鬼魅,遮住了本该青云直上的通天路。贵妃怜悯地叹一句:“不过消遣,弃子而已。不过消遣,莫要当真”曲十五《醉今朝》,“你要的平步青云,你要的一纸千金,不过是张筵设戏,如此而已。”虐得我心肝脾肺疼。

 

 从皇宫出来,李白独身一人漫步长街,“孤月难明前路,白鹭形单影只。”,李白混乱芜杂记忆里的陪伴,对应吴指南一句句“不是我。”,冲击着我脆弱的泪腺。好像是以与鬼魂对话的形式挑明吴指南已经去世,我虽然有点心理准备,但还是哭得不能自已。

 

 曲十六《回家》,是吴指南唱段里我最喜欢的一首,“我想家,家里有她,她总是望着我远去的方向,泪又藏在哪。”听这段时大家似乎都很动情,周围啜泣声不断。太白把指南葬在了离家不远的地方,他不敢让妹妹知道指南已命丧黄泉。当年种下的竹子早就繁茂成林,可绣楼上的少女再也等不回她的归人。

 

 有李白执剑斗虎的飒爽英姿“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护的是友人遗骨,斩的是郁郁不得志的心魔。“十剑斩心魔”之剑十“苦海无涯,斩尽杀绝。”(这是我超级喜欢的武戏,太帅了朋友们,很久没看过动作幅度这么大的龙了,超惊喜!特别帅!!!!!) 

 

曲十七《蜀道》,我是看到这里才反应过来,“疯老道”也是李白的化身。果然每个功能性角色都有存在的意义。整篇化用行路难的诗句,”步步难回头,回头步步难,恍然见,两鬓斑。“将人生过半的落魄失意刻画得淋漓尽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哦对了还有在网上看见别的博主说的的细节(我太远了看不真切)在这段里,他刚上来走了两步喝了一口酒,伸手把酒葫芦往往后习惯性地递给同行的指南,但没人接了,他转身确认没人,落寞慢慢转回,摇头,喝酒再前行。这整一段,他整个人是在背景中,但你的目光,整个戏眼就在他那,挪不开!郑云龙,细节的神。下次我要买一楼前排,感觉错过好多细节…… 

 

曲十八之前,是太白和明月的酒肆重逢。 仅剩的钱财被他拿去济贫扶弱,他身无分文想作诗抵酒钱。小二不懂,也看不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千古名句随口而来,我很震惊此诗居然成于如此不堪的时刻吗?

我看着台上略微佝偻的身影,唯有心疼和难过。

 

 太白又想拿佩剑换酒喝,“你看它能值多少?”却不料小二退了回来,说是有人替他付了酒钱。 那人是谁,是早已嫁人的明月。太白与明月多年后重逢,只能称爱人一句:“夫人。” 自古君子多佩剑,剑是气节是傲骨,明月不愿夺走,太白百感交集,只得不住作揖深谢。

(前方高能,下段出现我最喜欢的台词之一。)

 

 “这些年,你过得怎样?”(李白) 

  “我很好,你呢?”(明月) 

太白沉默片刻,语调轻快地答:”无恙!“(天爷啊,我这段眼泪哗哗流啊.....郑太白这里的处理特别完美突然又出现的少年音,像一记重锤敲在心上。)

此番对话完,太白不再混沌失措,酒醒,梦醒。

 

 此刻再听曲十八《秋风词》,补上了曲八《画卷》里,那时太白没写完的后半段:“长相忆,无穷极,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像是终于为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画上了句点,意难平的只剩各位看客了。

 

(这里想夸一下编剧诗句化歌词的功力,半点不突兀。上下半场环环相扣,情节推进不拖泥带水,利落干脆。) 

 

曲十九《太白似酒》借杜甫之口咏李白,“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如果说大部分歌曲是引导我们亲历李太白的生活,那么这首是让我们从剧情里跳脱出来,以新颖的上帝视角纵观他的一生。不是判词,不是总结;是惋惜,是赞扬,是当时人和后世人对他最深切的礼赞。

“浮层清澈,中段光泽,下游淡薄,落底浑浊。醇馥浓郁,芬芳四溢,延绵悠长,沁人心脾。”

 

 之前看采访说咱们郑指导最喜欢曲二十《将进酒》。确实啊,当之无愧的华彩片段。颇有古意的念白和唱腔,紫绮裘半披斜倚竹舟,醉意朦胧,口中吟哦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将进酒》。

仿佛看见谪仙人凤眼一眯,咂咂嘴里未来得及咽尽的酒液,和气地朝我笑。

 

 我早就忘了他是郑云龙,他在这两个多小时里,就是活生生的李太白。 

 

当他与舞李白(也可称青年李白)站在同一叶扁舟上时,我捂住自己的嘴不让自己惊呼出声。 

“你是谁,我是谁。”“我是你,你也是我。”(这段词我不确定,如果错了我先道歉🙇‍♀️) 

 

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参禅悟道的终极命题。月色溶溶,水波澹澹,小船摇晃,青年和暮年的李白借酒醉之际融为一体,再舞一次当年剑,与我等同销万古愁。 

 

结尾水滴声很妙。

 我同行的友人说是投湖,我说为何不是小舟随波荡漾时,太白酒盏里飞溅的酒液落入水中? 这个结局是什么,我们谁都不能下定论。是“逐月而亡”还是踏浪乘舟远行游历,端得看各位看官如何想象。 极致浪漫,惹人无限遐思的这段尾声,仙气飘飘的,很配太白。 

 

郑云龙某采访说过“我觉得用什么标点符号去结束都可以,这就是态度,人生就是这样。” 人生似酒或辛辣或回甘,或绵柔或滞涩,太白遍尝人间喜怒哀乐,摸爬滚打多年选了个自己最喜欢的结局。而大龙和我们,还有余生长长的时间来挑选,这是我们的幸运。

借用曲三《青莲》几句唱词:“云在天上,天在水中央;水在山上,山在土中央;土在心上,心在身中央,身在路上,路在云中央。”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所得皆有缘法,愿诸位寻得自己的道。 

 

 

返场,紫绮裘如蝶飘落,他步伐轻快地转身奔向观众,那个大匡山竹林饮酒舞剑的少年似乎又回来了,我热泪盈眶。 

谢幕时我听见震耳欲聋的欢呼喝彩,立刻离座的人挺少的,大家不停朝他挥手,一直到太白带着众演员拜过四方,俨红的幕布缓缓合上。 

 

郑云龙,出借自己皮囊,替李白活了一回。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大唐的月光,借郑云龙飘渺入云端的歌声,终于照到我身上了。 

 

郑云龙前两年在话剧舞台上磨练的台词让他的表演更加分。我几乎不需要看字幕,可轻松地享受演出。

郑云龙,可少年,可沉稳,可沧桑,可塑性极强;李白正好天真善良,也狂狷不羁,也疏阔豁达,性格跨度极大。我说郑云龙擅演前后反差巨大的复杂角色,而李白正好是多变的;郑云龙曾说他擅演“孤独”,而谪仙人恰是孤独的。内核把握得十分精准。 李白与郑云龙的不解之缘,也许千年前早就写好了注脚。

他热爱这个角色,演得酣畅淋漓,他在无数次修改和琢磨中一步步走进太白心中,汲取灵感和能量,将一场视听盛宴捧到你我面前。所以我说,太白,非郑云龙不可。

 

 与李白初见,与郑云龙重逢。未来日子,愿与二位同往。

 

 “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唉,我是不想出戏的,我但求“长醉不复醒”,可惜没钱也没时间咯。诚邀各位有钱有闲的同好,共饮美酒,醉赴雪中欢宴。

 

 

 

 

 

 

 ps: 

1.由于我头一次“饮酒”,且只看了一遍,细节方面记的实在是不够完整,特别感谢贺同的自行车老师的台词整理,不然我薅光头发也记不清如此多的高能台词。还参考了买回来的歌词本,粗体部分基本上是引用台词和歌词。 

2.最后夸夸合唱和群舞,无比合适,轻柔巧妙地将人迅速拖入情境中,方便大家入戏。好多次落泪都是因为合唱,如曲一《酒》,曲十四《思长安》,曲十七《蜀道》。

 3.同行的小伙伴说完全不输国外引进的成熟剧种。郑太白一出场,他们心中的李白就具像化了。

 4.请返场时大声喊喊郑云龙的名字,有可能获得猫猫羞涩一笑!啊啊啊啊啊我当时周围人都超矜持的,我还不太好意思喊郑云龙,今天返场好多人喊啊!我下次也要喊呜呜呜呜呜,喊他名字他真的会看过来哎!笑得好甜! ​​​ 

5.明年一定要复排啊啊啊啊啊!还想再来看几遍!一遍根本不过瘾好吗!我等着与郑太白久别再重逢,道一句:别来无恙。”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