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美娟專欄✍️|為無家者送暖🧣】
疫情期間,街上路人少了但露宿的人卻增多,尤其在尖沙咀、深水埗一帶,基本上每晚都見到他們的身影。近日天寒地凍,加上食肆晚上禁堂食,更令露宿者連到通宵快餐店歇息也不能。因此,我和工聯會的議員同事早前就落區為露宿者送暖。目下所見,露宿者有年長也有年輕,他們普遍三餐不繼,食物匱乏,在寒流下只能於隧道內瑟縮或以紙皮擋風,境況淒冷。
與他們交談中得知,不少露宿者都是疫情的受害者:他們當中不少失去工作,很多已數月零收入,其中有一位我印象較深,事關他其實是有屋企的,只是家在深圳。由於疫情仍需半個月檢疫的關係,他無法回家,於是就一個人留港。可惜禍不單行,近日他被迫放無薪假,收入銳減,負擔不起租金,迫於無奈下唯有選擇「瞓街」。
有官員會覺得,政府設有綜援、又有開放避寒中心或短期宿舍,故露宿者不會挨餓或無瓦遮頭,「瞓街」只是個人意願。然而當我與露宿者交流後卻明白,政策與現實存有不少差距,令他們難以改善處境。就以綜援為例,露宿者居無定所、以散工為生,故他們在申領上已存在困難;至於避寒中心及短期住宿,有露宿者反映服務「一夠鐘就被趕」,部份場地的保安、衛生環境也不理想。因此,假若官員只單憑政策文件來施政,那就很易掌握不了社會實況。
相比不少地方,香港的福利政策其實算是全面,可是由於官員沒有多行一步到社區考察,制訂措施亦未有切身處地從受助人角度考量,於是形成施政落差,亦令民生問題無法根治。其實只要官員們多一點關懷、多走入社區、多注重民情,相信政府施政的果效,必然會與現在截然不同。
原文刊於東周刊
工联会麦美娟香港局势香港疫情民生关怀露宿者
玉儿_69487
真正的走到了人民中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