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给理论狠狠上了一课

发布时间 :2021-12-09 21:02:25
真实案例给理论狠狠上了一课!!清华大学刚推出四代房时,网友惊叹:住房的天花板。当时我就觉得,漂亮大气,但大规模推广根本不可能。

所谓第四代房,正是媒体和一些专家所说的“城市森林花园”,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共处。整个建筑外墙上长满了绿色植物,犹如垂直的空中花园。几十平米的阳台,种花养草、遛狗遛猫、喝茶看报,不要太舒服。每家住户设置有停车位,通过电梯,车辆到户。每户犹如“叠拼别墅”,每一层楼都设置公共步道和商店,足不下楼就可以解决简单的衣食住行,同时也回归传统邻里之间的亲切、热闹的生活方式。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试点“减配版”四代房(并没有完全实现清华大学版的设计理念),800余套一经推出,便被抢购而空,快速晋升为网红小区。然而,就在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称,这个网红小区交付至今仅有10户入住,俨然成了“寂静”小区。抛开疫情因素影响装修,入住率如此低的真正原因则是四代房背后那些不可逆的硬伤。

1、蚊虫的大本营。一到夏天,再遇上潮湿天气,绿色森林就变成了蚊虫的大本营。
2、采光效果差。每户阳台绿树成荫,若再加上楼上楼下那些“侵犯领空”
3、开裂渗水几率大。大量的绿植物和根系,楼板开裂、渗水的几率激增。

以上还只是“减配版”四代房一些较为突出的缺点。如果严格按照四代房的设计理念进行推广,问题将会更大更多,推广可能性几乎为零。

1、汽车上楼,对楼板承载力要求高,建造成本高,售价高。
2、消防隐患大,一旦发生火灾,如此大的建筑体量,灭火难度非常大。
3、三代房布局已基本完成,四代房几乎无推广之地(土地),难不成原地推倒重建?即便是按照“减配版”进行改造,成本巨大,众口难调。
等等,欢迎补充。

如今的三代房已让无数的刚需者、房奴,倍感压力。至于四代房,理想很丰满,确实也能迎合一些高产阶级的需求,小范围定制需求即可,大范围推广还是就算了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微博公开课

热门评论

花你好可爱
花你好可爱

车技不好的,酒驾的那不直接变成开飞机?

半拉山王胖子
半拉山王胖子

设计师的骄傲,建筑师的噩梦 哈哈

改天王
改天王

建造师的噩梦啊

韵意Z
韵意Z

建筑师就是设计师,还有对于结构师和建造师来说这也并不难,又不是复杂的异形

A等的A
A等的A

其它还好,我觉得车没必要上楼

滕三秋
滕三秋

其实那是飞行车,50年后[doge]

丢失的盗火者
丢失的盗火者

对的。车上楼有啥意义?!

躺枪中swept_UP
躺枪中swept_UP

我明白了,那个年代应该还没有发明“地下车库”这种东西!

青栀幻角
青栀幻角

也有好处,直接开到家里防盗,载人载货都可以直接到家门口。

张国信的微博
张国信的微博

开个大件能回家不[吃瓜]

frog_7313
frog_7313

当年看到设计说在每层楼阳台种树我就笑了,这设计团队里但凡有个农业技术人员都不能让他们干这事。种子的力量没学过?植物根系的力量同样可怕,多厚的楼板都得给你穿了

陶阿瞒之慢漫蛮
陶阿瞒之慢漫蛮

有这钱还用跟人挤这楼里?直接自己盖别墅🏡 一护一院不好么

毅帆风顺99
毅帆风顺99

回复 思考任性的工程师:普通老百姓不让建,哪个大老板没有个别墅[doge]

爷爷泡的茶zZz
爷爷泡的茶zZz

这特么的买得起么??面积这么大![doge]

被风吹过的冬天699
被风吹过的冬天699

车真的有必要上楼吗[允悲][允悲][允悲]

-幸运的KAKA-
-幸运的KAKA-

第一眼直觉,跳楼死的更多了

133颗雪豆豆
133颗雪豆豆

我想知道三代房是哪种

朵啦爱蒙
朵啦爱蒙

车上楼电梯么?还是自己开上去?要么费电要么费油,总不能都是直升飞机上的吧,总之不环保

为你博一回
为你博一回

这样增加火灾的危险,还有可能爆炸,车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冰封的大脑
冰封的大脑

这房你要敢买给我,我就敢都封成阳台[doge]

佛系森系
佛系森系

这种想象是好的,然而根本不现实,占地面积大不说,安全系数也非常高,照这种建法建下去,会发现很快没有了地可以建房子住

未来的翔宇
未来的翔宇

典型闭门造车的成果[doge]

逸树小子
逸树小子

已经在全国落地很多项目了,开发商不是傻子

幸福小能
幸福小能

好像我女儿五岁时画的画

这个名字还不能改微博就夕匕女馬
这个名字还不能改微博就夕匕女馬

韭菜

中二屌爆了的钉丁
中二屌爆了的钉丁

蚊虫大本营的问题可参考碧桂园[doge]顺德人这方面做的比较好

遗忘的回忆86
遗忘的回忆86

说得不就是别墅吗?

龙少侠啊
龙少侠啊

厦门的帝景苑好像就是这种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