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被持续重锤,但这三个领域值得留着过年
春节在望,医药股凛冬依旧。1月28日,沪深300医药指数(000913.SH)收挫0.67%,创2020年6月以来的新低;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HI)也连月下挫,即将打破该指数发布至今的最长月跌幅纪录。
而个股们的悲欢并不相通——既有“新晋妖股”九安医疗(002432.SZ)一口气拿下27个涨停板后反复跌停涨停,也有“东北药茅”长春高新(000661.SZ)连续三日跌停,还有迈瑞医疗(300760.SZ)、智飞生物(300122.SZ)和凯莱英(002821.SZ),在两市超4300只股下跌的1月25日逆势上扬,万绿丛中一点红。
据中泰证券1月22日发布的周报,2022年年初至1月21日当周,医药板块收益率为-8.7%,同期沪深300收益率为-3.3%。
与之相映的是同一天,中欧基金披露了2021年第四季度报告,被基民称为“医药女神”的葛兰因晋级千亿级基金经理上了热搜。四季报显示,她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基金A类和C类份额净值跌幅分别达16.14%和16.29%。另一位重仓医药的基金经理赵蓓,其管理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在2021年四季度末净值跌幅超12%。
1月26日,公告显示,中欧基金拟自购5000万旗下医疗主题基金,葛兰拟自购200万,申购的基金份额均将持有3年以上。
那么,持有医药生物股的你,是选择长痛不如短痛,还是愿意等待春天的到来?
医疗 生物医药 医药股被持续重锤,但这三个领域值得留着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