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昆粤合演《白蛇传》
上海昆剧团/香港八和会馆
总评:昆比粤好看。
戏桥有四面,但有用信息只有每一场的主演。没写分别的编导(想了解版本)、没写乐队和群演。对两个剧团的了解都不多,但以我仅有的了解来说想不到这两个剧团是怎么对上线的,他们按理不在同一个图层上。
整场戏的昆粤穿插并不完整,看下来更像是一场折子戏晚会而不是一部有交流碰撞的长剧。《游湖》约好明天见,《惊变》开口第一句就是白蛇怀孕且许仙怀疑妻子是蛇;《盗草》刚拿着灵芝回家,下一幕《水斗》直接杀进寺庙了。虽然各自剧种长剧大体上也是这几折衔接,但剧种转换本就需要给观众反应时间,中间跳过的大段情节还要放到后面由唱念对白交代出来,给人感觉场与场之间情节跨越太大了。
且故事以《断桥》为结局的设计就完全没有考虑长剧的完整性及立意主旨,纯粹看折子戏图一乐,皆大欢喜he刚刚好。从粤家来看少了《合钵》《祭塔》,从昆家来看肯定也是不完整的。白素贞盗草毁庙救夫的行为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个故事就是不合理的,取仙草起死回生是那么轻松不需要付出代价的事情那以后个个都可以长生不老了。
第一晚实际上卖出去的票没多少,开演前两天看票还卖不动,今天开场前再看已经不剩几张了。合理怀疑有组织的观众应该是粤家的,《游湖》出场亮相全场一点反应都没有……还有《盗草》时一些我不是很理解的叫好声(至于《水斗》的叫好私以为是配得上的)。
说点直观观演体验。
昆家好听好看,昆家姐姐都好好看!白青也好、水斗时的小梅香也好都好漂亮。快结束的时候后知后觉罗晨雪也算是新梅花了,从《牡丹亭》到《玉簪记》一直闻名实际见面还是第一次,姐姐好piu亮

昆的唱腔听起来要雅得多。
昆家的两折《游湖》《水斗》是体验感最好的两折。《游湖》一出来感觉其实是中规中矩,是一个合格、舒服但算不上惊艳的开场,只是看到后面才发现这已经是最能压住场的一组主演,最合衬养眼的一对许白。昆家闺门旦的扮相好美,可惜第一场没敢拍。《水斗》对庙中边舞剑边唱的一段情节不知为何会有些许记忆,而真正水中打斗一段,说实话在我看过的戏曲舞台里不算特别惊艳的武戏,但绝对是这晚的最佳,无论是挥旗还是打翻都足够卖力和整齐,这场最佳的是龟仙!
粤家则实在是一言难尽,只能算是票友局水平。粤家最给力的是锣鼓,从昆家《游湖》转到粤家《惊变》,锣鼓一敲味道就对了。
《惊变》的白素贞应该是粤剧三个里最水平最高的一个,但不知是演员个人风格问题还是香港花旦的共性,角色给我一种市侩而欠缺端庄的感觉,唱腔也和广东粤剧有很大不同,听起来声音偏沙。扮相不多评价了。剧本也是俗之又俗,见面就直言不讳“行房时怎算得到几时怀孕”,支开许仙单说“我只要睡两个时辰就能恢复你千万不要进来看”的此地无银三百两……也挺符合我对港粤的印象。
《盗草》一般,整场给我感觉都是软绵绵的,对打不敢用力,就是做个动作,鹿童鹤童的旋子轻飘飘开了慢放,一点武打戏的热闹劲都没有。这一折我印象中最经典的是白素贞摘得灵芝后的高台后趴虎,emm这里也没有。
《断桥》本以为会是据说在港很流行的《大断桥》(有大段双星恨的版本“欲壑难填尚记杯弓丑态俗世显”),没想到演的基本是内地经典的版本(有大段二黄“欲语还未说心里暗凄然”),这场白的声音比《惊变》的要清亮,但唱功实在是重创了我,表演也是轻浮而拿不起白素贞的端庄大气的……小青倒是气质够狠镇得住场。
昆还是值得票价的。连上12天班的忙里偷闲。
夕颜的看戏repo
Josephvong1987
昆曲不会唱得很慢吗?我听过一次昆曲牡丹亭(上卷),唱了近三小时才才唱完粤剧的“幽媾”
浅陌夕颜丶
那种应该是因为长不是唱得慢吧,我记得昆曲的青春版《牡丹亭》一共有27折,分3天演,全本有6个钟
匪徒賴裹
浅陌夕颜丶
结束了再去问一般都是没有的
要么派完了,要么剩下的已经清场收起来了
私人岛主Kokoo
今晚看了东莞场,与你的感受基本相同,港粤的票友感实在太重了,身上是一点功夫都没见着,乐队也好差,被创得七荤八素的,明明之前在深圳看的几场广东粤剧院的演出都蛮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