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税源底册:见证税收征管变迁

发布时间 :2021-05-25

​​

       在陕西省蒲城县兴镇税史陈列室里,有大量的手写税源底册,浸染着税月的痕迹,见证着税务工作的变迁,是当时税收专管员夜以继日查账收税的工作纪实,也体现了老一辈税务人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50年代的税务检查报告,在泛黄的纸张上,用清晰的笔触,勾画着税务工作的历史轨迹。


       在1957年兴镇税务所工商业户稽征底册中,税务专管员逐月填写工商业户的营业额和税款,墨迹浅淡但依稀可见。


       在1964年车辆牌照税登记底册中,详细注明了生产队、姓名、自行车型号和牌照号码。


       在1973年农村税源征收底册中,诸如生产队、结算日期、品名、总值、税款、交款日期等栏目都一一填写,无一遗漏。


资料照片资料照片

       20世纪末,有了计算机和打印设备,再不用一笔一画记录征纳情况,可以在电脑上能快速建立表格、输入数据,打印出申报表、登记表等资料。


       进入21世纪,金税三期、电子税务局等正式上线运行,兴镇税务分局逐步告别了纸质资料的传统模式,凭借先进的电子凭证技术和文书管理系统,存储和共享越发便捷,真正实现了纳税申报、涉税申请、审核审批无纸化等功能,大大减轻了征纳负担。


       税月无声,但税月有痕。从手写记录纳税情况,到计算机打印纸质资料,再到统一的电子档案系统,见证了新中国税收征管模式变革的峥嵘税月,承载着税务人对税收事业的无限情怀。​​​​

今日热门